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邓水凤  杨建桃  郑学军 《中国激光》2005,32(12):693-1698
根据压电本构方程和细观力学统计平均法,采用X射线衍射(XRD)测量Pb(Zr0.52Ti0.48)O5(PZT)铁电薄膜的残余应力。考虑激光沉积生长过程中,薄膜相变应力、热应力和本征应力对自由能的贡献,分析薄膜晶胞在晶体坐标系上的应力应变状态。由坐标转换将晶胞残余应力从晶体坐标系转换到样品坐标系得到任意取向晶粒的残余应力,通过取向平均得到薄膜样品坐标系上的残余应力。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ZT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分别采用细观力学统计平均法和传统sin^2φ法测量了PZT薄膜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两种结果在数值上是比较接近的(绝对差范围0.3~16.6MPa),残余压应力随着膜厚的增加从96MPa左右减少到45MPa左右。最后讨论了细观力学统计平均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郭庆华  杨建桃  刘玉宝 《连铸》2012,31(6):19-23
某中厚板坯连铸机在投入动态轻压下系统过程中,发现辊缝漂移、辊缝偏差等现象,经组织现场测试和机械受力分析计算,确定辊缝漂移来源于冷热态变化,辊缝偏差来源于浇钢过程中机架上下框架受力变化引起连接关键部件的弹性变形量变化,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系统在钢板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板表面缺陷图像处理系统计算量大、实时性高和体积小的要求,给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把FPGA和DSP等处理器件引入到图像采集及前期的处理中,利用FPGA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和DSP在乘法运算上的优势,将原构架中由客户机完成的图像采集和前期处理工作移植到基于DSP和FPGA的处理板上完成。实践表明:该系统实时性高,适应性好,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1 Introduction Ferroelectric thin films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in recent years. Not only the ferroelectric, dielectric, an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found to be promising for microelectric and micromechanical applications[1], but also the phy…  相似文献   
5.
田陆  黄郁君  袁英宏 《连铸》2010,(5):32-35
针对人工测量环境恶劣,测量结果误差大,提出了一种新的圆坯外轮廓检测系统,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并通过图像处理来分析圆坯外轮廓的圆度,实时地将这种处理结果提供给现场的操作人员及时地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建桃  田陆  包燕平 《连铸》2013,32(4):32-40
对连铸坯进行了一些常规的检测,包括原位分析、高倍观察、能谱扫描和枝晶腐蚀。检测结果说明Q345连铸坯的中心偏析主要是C元素的偏析。发现元素偏析点总与疏松等缺陷重合及负偏析谷常存在于正偏析峰两侧,佐证了疏松孔洞的负压抽吸作用引发中心偏析的观点。同时,检测结果还指出中心偏析由多种驱动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枝晶生长和未凝固钢液的流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控制连铸坯内部质量,通过建立有机透明丁二腈-水溶液凝固模型试验和多场耦合凝固传输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连铸凝固过程中的流动。在模型试验类连铸冷却条件下,正在凝固的透明合金展现出凝固前沿下降流和中心上升流组成的蝶形对流。流场的速度变化存在着阶段性,凝固早期流动较快,流速按自然指数规律快速衰减;凝固中期流场较为稳定;末期逐渐衰减至固相速度。基于连续介质模型建立的2D传输凝固模型可以计算流动、温度和溶质场多场耦合的结果,数值计算结果同样显示出相应蝶形对流及流速变化规律。研究中还发现流场对溶质分布的综合影响,凝固前沿下降流加重最终凝固区域的溶质浓度,上升流则促进溶质在纵向的再分布,溶质的最终分布由整个凝固过程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行创新设计的实验装置,应用丁二腈-5%(摩尔比)水透明模型合金冷态模拟研究方法,在压下量为0~5 mm范围内,研究连铸轻压下对中心偏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压下段中心偏析逐渐改善.较小的压下量对中心偏析改善作用较小;随压下量增加,压下量对中心偏析的改善作用逐渐增大;当压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压下量对...  相似文献   
9.
田陆  黄郁君  杨建桃 《连铸》2011,(Z1):107-109
简述了连铸轻压下技术原理,对轻压下压下区间、总压下量、压下速率和压下率等关键工艺与中心偏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现场轻压下工艺与中心偏析的一些规律,对现场轻压下试验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