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锈钢基体上化学镀铜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锈钢基体上化学镀铜易造成镀层鼓泡,这不仅影响了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而且直接影响到外观质量.为此,将镀前酸处理过的不锈钢片放在烘箱中加热,以除去酸洗时渗入到基体的氢.确定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采用此方法解决了镀层起泡问题,得到所需要的镀层.  相似文献   
2.
缓蚀法改善镁基储氢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繁清  闫慧忠  熊玮  李宝犬  李金 《稀土》2006,27(2):39-42
研究了不同种类缓蚀剂及不同处理方式对非晶态镁基储氢电极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缓蚀剂可以改变镁基储氢电极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性质,在不显著降低电极最大初始容量的同时,改善了电极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La0.65Mg0.35Nix(x=3.0~3.5)储氢合金电极的自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电极最大放电容量从350.6mAh·g-1(x=3.0)增加到351.2mAh·g-1(x=3.1),然后减小到244.1mAh·g-1(x=3.5)。72h自放电的容量保持率从77.7%(x=3.0)增加到79.5%(x=3.1),然后又降低到63.5%(x=3.5)。说明适中的Ni含量有利于降低合金电极的自放电率。通过测量合金电极的P-C-T曲线和合金的腐蚀曲线分析了合金电极自放电性能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嘉陵江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上通甘、陕,下贯川北,流入长江,是沟通川、陕、甘三省的唯一水道。它的干流和支流经过西南区的四十二个县和西北区的九个县,组成复杂的树枝型水系。全部流域面积达163,000平方公里,相当於长江上游流域面积的16.6%。它不仅是川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也是西南区的重要水利资源。嘉陵江干流发源於陕西省凤县东北的秦岭,称为东河,西南流经凤县、徽县至略阳的两河口,和发源於甘肃天水以南的西汉水汇合,始称嘉陵江。  相似文献   
5.
稀土-镁-镍系储氢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闫慧忠  孔繁清  韩莉  熊玮  孙晓华 《稀土》2005,26(1):60-66
介绍了国内外对各种多元及多相稀土-镁-镍系储氢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组织结构以及吸放氢动力学行为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稀土红色陶瓷颜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制备工艺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几种比较流行的红色稀土陶瓷颜料,并通过对这几种红色稀土陶瓷颜料的比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红色稀土陶瓷颜料及其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7.
稀土发光材料在化学复合镀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稀土发光材料 (红粉或蓝粉 )和分散剂放入碱性化学镀铜溶液中 ,一定条件下 ,在铜或钢基体上可以获得某种特定用途的含稀土的铜基复合镀层。用波长为 2 5 4 nm (或 36 5 nm )紫外光照射和 X射线衍射仪证实了镀层中的稀土发光材料。根据稀土发光材料在镀层中的分布可以研究镀覆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两种测试技术,研究了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氢氧化镧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氢氧化镧的空白试样相比,添加不同种类氢氧化镧试样的垂直燃烧等级明显改善,都由原来的V2级提高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由原来的27提高到30左右,增加了3个单位左右,最多的增加了4.5个单位.综合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两项指标,实验确定氢氧化镧的最适宜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通过热重分析,初步探讨了氢氧化镧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为了满足临时扩容的需要,大多采取扩频的方法来提高系统容量。然而,频点的规划直接关系到系统的QoS,本文给出了一个用软件来实现自动选频的方法,它在移动应急通信中起到了关键的技术支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磷酸镧粉体,通过垂直燃烧研究磷酸镧对膨胀阻燃剂(IFR)协效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确定磷酸镧与IFR添加总量为25%阻燃效果最好。控制磷酸镧与IFR的添加总量(25%)不变,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成碳量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添加磷酸镧量对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磷酸镧对IFR协效阻燃效果最好,不仅降低了IFR的添加量(由25%降低到22%),而且显著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由原来的29提高到31,垂直燃烧等级达到了UL-94 V0级别,成碳量由原来的1.46%提高到7.1%,拉伸力学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采用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初步探讨了磷酸镧的协效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