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试验材料和方案H1 1试验用钢取自现场芯棒坯的切头 ,经锻造加工成Φ1 3mm的棒材 ,再经过退火降低硬度 ,然后加工成Φ1 0mm× 1 5mm的试样。H1 1试验钢的化学成分见表 1。表 1 H11芯棒钢的主要化学成分 %CMnSiCrVMo0 .36~0 .420 .30~0 .5 00 .90~1.2 04.80~5 .800 .2 5~0 .5 00 .80~1.0 0  试验在Gleeble 1 5 0 0热模拟机上进行 ,试样加热温度 1 2 5 0℃ ,保温 1 0min后冷却至变形温度。变形工艺A为 1 0 5 0℃ (奥氏体再结晶区 )变形 4道次 ,变形程度分别为ε1=1 4% ,ε2 =1 7% ,ε3=2 1 %和ε4 …  相似文献   
2.
热作模具钢立椭孔中变形时温度场的三维模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AE模拟仿真软件MSC.Marc,对热作钢在立椭孔中热变形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三维模拟仿真研究,所得结果对轧制工艺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箱形孔型合金钢稳态轧制的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SC.Marc/Autoforge3.1软件中的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块,对方形合金钢轧件在箱形孔中热变形的特点和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测定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MSC.Marc/Autoforge3.1软件,对不同开轧温度(950℃、1000℃、1050℃)条件下Φ250mm热作模具钢热连轧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准确地分析了开轧温度对连轧过程轧制力和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冯长桃 《宝钢技术》2001,(Z1):19-24,7
从了解芯棒轧制工艺着手,在观察芯棒开裂断口形状基础上,对芯棒组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芯棒开裂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轧制工艺三个主要改进措施,使芯棒轧制开裂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椭-圆孔型连轧大圆钢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MSC.Marc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和接触分析技术,对Φ230mm大圆钢两机架热连轧过程中轧件三维变形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了轧件主要力能参数的分布值和极值,以此对轧辊强度、孔型尺寸及相关的轧制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得出采用道次小变形量和快速轧制工艺,有助于减缓热作模具钢轧后端部表面残余应力升高和温度降低,避免表面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应用MSC.MARC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及其接触分析技术,仿真研究了Φ200mm H11芯棒钢热连轧过程。分析得出,降低末道次轧辊速度Vr,会增强道次间的堆钢程度;提高末道次轧辊转速Vr,会增强道次间的拉钢程度;可通过合理修正Vr值来改善堆、拉钢关系以及轧制负荷变化和轧材宽展量,以提高圆钢成品精度。提出大规格圆钢热连轧过程应采用微堆钢轧制技术,以保持轧制力、力矩稳定和满足轧材尺寸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冯长桃  康永林 《轧钢》2002,19(4):13-15
从分析芯棒轧制工艺入手 ,在观察芯棒开裂断口形状基础上 ,对芯棒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影响芯棒开裂的各种因素 ,并提出了改进轧制工艺的主要措施。试验及实践结果表明 ,改进后芯棒轧后开裂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洪慧平  康永林  冯长桃  陈溪强  韩畴 《特殊钢》2003,24(2):24-26,12
采用MSC.Marc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软件及其接触分析技术。在分析现场工艺设备参数建立相关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对ф153mm合金钢4道次热连轧过程中轧件变形进行了三维模拟仿真。计算了轧件的应力,应变,温度分布和轧制力,轧制力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采用MSC.Marc/Autoforge3.1三维热力耦合弹塑性有限元软件对ф230mm合金热连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了轧辊转速变化引起张力变化对轧件应力,应变,温度分布。轧制力能参数变化以及轧件宽展等的影响。有利于正确制定合金钢棒材热连轧过程张力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