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肾盂旁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1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 影像学检查确诊率为B超62%(13/21),CT100%(21/21),IVP52%(11/21)。16例行开放性囊肿揭盖并脂肪填塞术,5例行保守治疗。行手术者治疗者效果满意,无自觉症状行保守治疗者,未见病情进一步加重。结论 IVP结合B超检查,可作为诊断本病的常规方法。CT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囊肿揭盖并脂肪填塞术治疗效果佳,值得推荐。对无自觉症状、囊肿小、无肾积水者,可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附睾或睾丸取精术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附睾及睾丸取精术在男性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的不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OA患者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开放式睾丸取精术(TESE),获取精子后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及胚胎移植术(ET),统计评估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38例OA患者均顺利获取精子,共进行治疗41个周期,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3.3%、56.3%。妊娠22例,已分娩13例,继续妊娠3例,流产6例。结论:附睾及睾丸穿刺取精术在男性梗阻性无精子症的不育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32例CP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7例,用抗生素、α-受体阻断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除常规治疗外,还辅以心理治疗.结果:132例CP患者,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5项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我国常模对照比较,P均<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观察组平均症状评分9.7±5.1,与对照组12.9±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P患者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等心理改变,心理干预对CP的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对CP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辅以积极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慢性炎症对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 (AsAb)和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SA ELISA)对 7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和 31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AsAb进行定量分析 ,用美国HML全自动精液分析仪对两组精液常规检查 ,比较血清AsAb和精液主要参数变化。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IgG、Ig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精液量、精子活动百分率、精子正常形态百分率、精子活力a级和a b级、路径速度 (VAP)、直线运动速度 (VSL)及前向性STR均显著低于正常生育者 (P <0 .0 5和P <0 .0 1) ,精子密度、精液PH值、侧摆幅值 (ALH)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升高 ,精液部分主要参数较正常生育者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探讨其对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32例原发性非弥漫型肝癌进行螺旋CT扫描。注入造影剂后扫描时间为肝动脉期25s、门静脉期60~70 s、延迟期160s,统计各期病灶检出率。结果:32例非弥漫型肝癌中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共发现病灶54个,各期的检出率分别为60.9%(33/54)、85.2%(46/54)、77.8%(42/54)、4.1%(40/54)。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以提高结节型和巨块型肝癌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三种膀胱造瘘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9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5例行膀胱造瘘术患者资料,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传统膀胱穿刺造瘘术;第二组: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第三组: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分析比较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瘘口愈合的情况.结果 第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瘘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认为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创伤小、适应证更广,基本无并发症.传统造瘘术后拔管尿外溢2~8d,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拔管后尿外溢1~5天,而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拔管尿外溢1~2d,明显缩短住院日及减少换药次数.结论 蕈状导尿管横穿腹直肌造瘘改良术较之传统的造瘘术具有明显优势.耻骨上穿刺膀胱造瘘术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7.
孕妇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孕妇血高凝状态相关因子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高危风险可能阈值范围。方法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Clauss法分别检测孕妇组 2 672例孕妇和对照组 2 0 4例非孕妇女的D 二聚体和Fib水平 ,并对孕妇组中 2 0 19例晚期孕妇进行DIC追踪研究。结果 孕妇组的D 二聚体、Fib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D 二聚体和Fib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早、中、晚孕各组相比 (P <0 0 1) ;晚期孕妇中共 6例发生DIC ,19例D 二聚体和Fib都分别高于 5mg/L和5g/L ,有 4例发生DIC ,2例D 二聚体 >5mg/L ,Fib <1 5g/L ;2例Fib >5g/L ,D 二聚体 <0 5mg/L ,各发生DIC 1例。结论 D 二聚体 >5mg/L和Fib >5g/L同时存在 ,或者两个指标明显失衡呈分离状态 ,可作为孕妇发生DIC高危阈值 ,两个指标相结合可更有效预测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胎敏灵(由寿胎丸去阿胶,加郁金、丹参、芍药组成)合并西药治疗抗磷脂抗体(ACA)致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ACA滴度,将87例血清ACA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进行治疗。中药组24例,口服胎敏灵,隔天1次。西药组28例,口服强的松5mg,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肌注肝素钠6125U,隔天1次;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5g,隔21d 1次。中西药组口服胎敏灵和强的松、阿斯匹林及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用法与上两组相同。用药时间均从妊娠30余天至预产期前15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ACA滴度的改变和患者的妊娠成功率。[结果]在抗体滴度方面,各组患者治疗后ACA滴度均较治疗前为低(均P<0.01),其中以中西药组疗效最好(与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P<0.05或P<0.01);在妊娠成功率方面,中西药组的妊娠成功率为 94.2%,优于中药组的 41.6%和西药组的 75.0%(P<0.01或 P<0.05)。[结论]中药胎敏灵合并强的松、阿斯匹林和丙种球蛋白对抗磷脂抗体所致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年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病手术进行改进,并与同期采用Forgusion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性68例,女性4例。年龄:出生后18h~1月6例,占8.33%,1月~12月15例占20.8%,1岁至12岁...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具有起效快、时效短和苏醒迅速等特点,特别适合短小手术的麻醉。但异丙酚镇痛作用弱,大剂量或注射速度过快对呼吸、循环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此,我们观察连续静脉滴注异丙酚,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外科短小手术的麻醉,对循环功能血氧饱和度及麻醉苏醒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SAI级(外科)小儿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30例,年龄4~9岁,病儿术前1W内无上呼吸道感染,心肺疾病或贫血,手术时间 25~40 min。1.2方法。麻醉前常规禁食、禁饮12 h,术前1h肌注阿托品 0.01~0.1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