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120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胃镜检查结果等。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和内镜止血,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hild-Pugh评分、PT、脾脏厚度、胃左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白蛋白≤33.0 g/L、PT16 s、脾脏厚度40.00 mm、门静脉内径13 mm以及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在给与治疗一月后,死亡总人数为14例,存活人数106例。死亡组入院前呕吐鲜血以及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的例数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风险因素(P0.05)。结论白蛋白≤33.0g/L、PT16 s、脾脏厚度40.00 mm、门静脉内径13 mm以及中度以上食管静脉曲张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而入院前呕吐鲜血和治疗过程并发肝性脑病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辅助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治疗对早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疗效、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早期ACLF患者13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各45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DPMAS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激素辅助DPMAS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检测三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分析肝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检测抗SLA水平,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A、B组的48.89%、71.11%(P0.05),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C组治疗4周后TBil、ALT、PT低于A、B组,PTA高于A、B组(P0.05)。C组治疗2周、4周后抗SLA表达低于A、B组(P0.05)。三组感染、肝肾综合征、活动性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ACLF患者采用小剂量激素辅助DPMAS治疗,能提高疗效,促进肝功能、凝血功能进一步改善,并下调抗SLA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短程治疗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对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于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并治疗的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135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1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2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降阶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1和观察组2患者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短程治疗早期慢加急肝功能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