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沙林染毒大鼠脑组织梨状皮质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沙林染毒模型,常规治疗后经鼻给予NGF或生理盐水,24 h后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梨状皮质区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鼻给予生理盐水的大鼠梨状皮质区可见较多变性、坏死的神经元,神经元数量[(404.75±25.17)个/mm2]明显减少(39.44%);而经鼻给予NGF组变性、坏死的神经元较少,神经元数量[(651.94±36.02)个/mm2]减少不明显.结论 经鼻给予NGF可以减轻沙林染毒大鼠梨状皮质区损伤程度.经鼻给予NGF有可能成为针对沙林所致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双吡啶单肟HI 6是目前救治小鼠和家犬等神经性毒剂中毒较为有效的胆碱酯酶重活化剂 ,但仍需进一步验证HI 6对高等动物的疗效 ,为HI 6过渡到人体临床应用提供依据。As 80方是作者以HI 6为主药组成的抗神经毒复方。本研究采用与人较为接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 ,通过救治猕猴梭曼中毒进一步验证As 80方的效价。方法  6只健康猕猴随机分为 2个实验组和 1个对照组。第一实验组猴im 10 μg·kg- 1梭曼 ,第二实验组猴im 2 5μg·kg- 1梭曼。待中毒猴出现惊厥时 ,立即给实验动物一次imAs 80方注射液 0 .1mL·kg- 1,对照动物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猴肌注梭曼后中毒症状出现时间 ,实验动物用As 80方救治后中毒症状缓解情况及时间 ,实验动物 3,5 ,7d活存率及恢复情况。结果 猴肌注梭曼后其中毒症状与狗梭曼中毒的症状相似 ,主要表现为肌颤、流涎、惊厥等 ,瞳孔缩小不明显 ,中毒症状的轻重及出现时间快慢与梭曼剂量大小呈正相关。As 80方救治猴梭曼中毒的效价明确。第一实验组 (10 μg·kg- 1梭曼 ) 7d活存率为 2 /2 ,第二实验组 3,5 ,7d活存率分别为 3/3,2 /3,1/3。对照组 1只动物于中毒 15h内死亡。实验结果还表明 ,As 80号复方对猕猴梭曼中毒症状控制好 ,治疗后机体恢复快。结论 实验结果均表明HI 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近年来某军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外照射剂量水平和分布,查找薄弱环节,提高防护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方法,对2009-2012年某军区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4年人均年剂量为0.59 mSv,与往年相比有很大降低;不同工种的剂量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介入治疗、核医学、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介入治疗是集体年剂量的主要贡献者,虽然其人均年剂量有下降趋势,但年剂量超过5 mSv的人数随监测人数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结论某军区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但仍有部分放射工作者剂量偏高,还需加大监督力度,增强防护意识,改善防护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一种核生化现场处置遥控车,用于核生化突发事件中医学救援现场侦检、采样、洗消和伤员搬运。方法:核生化现场处置遥控车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机动平台、侦检平台、采样平台、洗消平台和伤员搬运平台组成。其中,机动平台采用履带式底盘,侦检平台可搭载多种便携式核化侦检仪,采样平台主要由6级安德森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组成,洗消平台采用双喷杆喷雾系统,伤员搬运平台的主体是卷曲式伤员运输担架。整个遥控车操控采用遥杆式无线遥控器,数据传输采用4G网络技术。结果:核生化现场处置遥控车可快速到达指定地域,根据任务需要搭载不同类型仪器,实现实时侦检及现场处置。结论:该遥控车可有效降低核生化污染对现场处置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对提高军队应对突发核生化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局部辐射条件下会造成非辐射区域组织及细胞功能损害,最为突出的是对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建立60Coγ射线左半身辐射动物模型,观察局部电离辐射对其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5-03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辐照中心和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动物:6~8周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18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全身屏蔽辐射组,45只/组。②实验方法:全身辐射组小鼠固定于辐射架内;左半身辐射组小鼠麻醉后固定体位,用铅砖屏蔽右半身;全身屏蔽辐射组小鼠麻醉固定体位,用铅砖屏蔽全身。以60Coγ射线一次性辐射,剂量率68.46cGy/min。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③实验评估:辐射后不同时相检测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计数外周血血小板,检测骨髓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观察骨髓组织病理改变及CD41a、CD61的表达。结果:全身辐射组第8天死亡2只,第9天死亡4只,其余各组无脱失。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辐射后第2,7天,左半身辐射组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高于全身辐射组(P<0.01)。②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辐射后第2,9天,左半身辐射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于全身辐射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于全身辐射组(P<0.01)。③骨髓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后6h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的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显著降低(P<0.01),高于全身辐射组及左半身辐射组(P<0.01)。④骨髓组织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有核细胞比例较高,分布均匀,并见多量散在分布的细胞龛;辐射2d后,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骨髓有核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好于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⑤骨髓CD41a及CD61表达的变化:辐射后2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半身辐射组非辐射侧骨髓CD41a及CD61阳性细胞数和相对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P<0.01),但高于全身辐射组、左半身辐射组(P<0.01)。结论:局部电离辐射作用后,可导致小鼠非辐射区域骨髓巨核细胞增殖能力降低,血小板减少,产生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激活可能参与了该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6.
侵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我国境内。目前,中日双方正对部分日遗化武进行联合处置。作为任务的医疗保障和应急救援力量,针对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化学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本文对可能发生的化学战剂事故进行医学防护和洗消方面的探讨,有利于提高对日遗化武危害性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和避免日遗化武处置过程中对相关人员的伤害和环境污染,更好地完成好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处置的医学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0—2011年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采用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期间,全区共计125人次个人剂量异常,其中从事介入治疗工作的占57.6%,从事放射诊断工作的仅占2.4%。大部分异常剂量在5 mSv以下,且56.8%的剂量异常并非实际受照。导致剂量异常的原因主要有剂量计佩戴不规范(50.4%)、工作量大、接触射线时间长(37.6%),以及操作不规范(4.8%)等。结论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电离辐射后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的DNA改变。方法将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全身屏蔽照射组以及半身照射组4组,用铅屏蔽建立半身照射模型,以8.0Gy60Coγ射线照射,检测小鼠血清SOD、MDA、TNF-α变化,用彗星电泳、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fMPCE)等方法观察非照射区域骨髓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半身照射条件下,小鼠血清TNF-α、MDA升高,SOD降低(P<0.01);非照射区域骨髓彗星样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率显著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P<0.01)。结论局部电离辐射作用后,可导致非照射区域造血细胞产生损伤效应。TNF-α的增加和氧自由基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该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功能纳米氧化铈量子点(HACQDs-Ce6)对HepG2细胞的光疗效应。方法 溶解氧仪检测HACQDs-Ce6的催化产氧能力,CCK-8法、划痕实验、Calcein AM/PI活死细胞染色检测HACQDs-Ce6对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重组小鼠巨噬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 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m IL-4)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探究HACQDs-Ce6对DC细胞的影响。结果 HACQDs-Ce6具有过氧化氢酶催化产氧能力; HACQDs-Ce6浓度>0.125 μg/ml时,光照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黑暗组(P=0.018);划痕结果显示:光照后HACQDs-Ce6组HepG2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低于PBS组(P<0.01);HACQDs-Ce6对正常细胞HFF-1/L Wnt-3A和DC几乎无影响;Calcein AM/PI活死细胞染色显示HACQDs-Ce6和PDT联合作用下,几乎能杀死所有HepG2细胞。结论 HACQDs-Ce6对HepG2细胞的光疗效应明显,对正常细胞HFF-1/L Wnt-3A/DC无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0锶敷贴治疗神经性皮炎和顽固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利用90锶敷贴器治疗神经性皮炎22例和顽固性湿疹8例,每个照射野敷贴3次,每次1400 cGy。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痊愈率为77.3%,总有效率为90.9%;顽固性湿疹的痊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62.5%。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好。结论90锶短期、较大剂量敷贴是治疗神经性皮炎和顽固性湿疹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