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3年 ̄2005年两院365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微生物和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克氏针结合骨块软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48指骨性锤状指应用克氏针结合骨块软固定进行治疗。应用微型骨锚钉将撕脱骨块缝合固定,使骨块背侧与末节指骨背侧达到解剖对线,并通过远指间关节的屈曲使骨块的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应用克氏针斜行贯穿远指间关节维持远指间屈曲位固定6周,指导下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48例均获3月以上随访,平均13.9周,所有骨折均在8周内达骨性愈合。功能参照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28例,良19例,可1例,优良率达97.92%。结论采用克氏针结合骨块软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院是一所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中成药在临床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所占用药比例逐年上  相似文献   
4.
高小坤  许建国  茅渊 《首都医药》2008,15(14):21-22
近年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在药剂管理上做了一些探索:"三级药房管理(药库-二级药库-三级药房)"、"调配-复核-发药责任制小组"等,并在创建扬州市医疗机构"规范药房"活动中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本文论述了医院药品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茅渊  许建国 《中国药房》2012,(41):3890-3892
目的:介绍我院门诊药房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改变发药流程、细化岗位分工、明确岗位职责、重新设定绩效工资系数、制定奖惩考核细则、改变核算规则等建立门诊药房绩效工资二次分配方案,并以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及窗口服务满意度等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实施新的分配方案后,患者取药平均等待时间从8min降到5min,药房窗口服务满意度从91%左右升到96%左右。新方案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效绩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动了药剂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仇洪  朱弢  茅渊  施建辉  章森桥  来斌  李郦 《中医正骨》2013,(12):72-73,76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内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型骨锚内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6~58岁,中位数32.5岁;左侧13例,右侧19例;拇指2例,示指8例,中指11例,环指7例,小指4例;开放性损伤14例,闭合性损伤18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患指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采用可吸收微型骨锚系统固定11例,钛质微型骨锚系统固定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8周,中位数13.5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7~11周,中位数9.5周.参照国际手外科学会联合会推荐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级标准评价远侧指间关节(拇指为指间关节)功能,本组优18例、良14例.无锚体脱落、指甲畸形生长及远侧指间关节疼痛、肿大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骨锚内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可使撕脱的骨块解剖复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丹参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和用量,对销售金额、DDDs、DDC、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3-2015年丹参制剂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DDDs同步性合理。结论:我院丹参制剂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院药事品管圈活动提出了新的挑战。借鉴"发现学习"理论,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交互性、文化传播性等特征,对品管圈活动规则和模型进行现代性改造,重新构建品管圈主题选择、头脑风暴、流程改进等技术平台,促进其问题发现、药师职业人格发现、药学核心价值发现等,从而实现品管圈在提高药事品质管理过程中,完成对药师的职业素养滋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Ⅲ型锤状指患者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修复重建一期8指,二期4指。根据终腱止点远端残留的长度及伴肌腱缺损的情况设计2种缝合方式,术后外固定6~8周。结果:12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6.75月,参照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采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锤状指术后主动伸肌滞后小针刀松解及小夹板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对锤状指行伸肌腱终踺止点重建术后产生主动伸肌滞后的病例8例8指,应用小针刀松解,结合术后小夹板短期固定,辅以背伸肌力锻炼。观察临床效果,分析作用机制.[结果]本组病例均获3月以上随访.平均16.5周。手指功能参照国际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2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小针刀肌腱松解结合小夹板固定辅以手指背伸肌力锻炼治疗锤状指术后伸肌滞后操作简易.疗效确切,值铸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