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引起我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本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好发年龄虽为中老年阶段,然其有关危险因素的形成则始于生命早期,更可能与个体早年的体质状况、身体成份、缺乏体育锻炼及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等生活方式有关。故不少学者认为应把预防的重点置于儿童少年期。为了解不同体育锻炼量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势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7年某院共出院患者319481人次,死亡1329例,病死率为4.16%,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份有线性上升趋势。男性死亡845例,死亡率为0.55%,女性494例,死亡率为0.29%,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为1.07%,5岁~1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低为0.09%,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及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5.99%)、肿瘤(24.92%)、损伤及中毒(14.16%)、呼吸系统疾病(8.66%)、消化系统疾病(4.74%)。循环系统疾病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0.71%,恶性肿瘤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1.0%,损伤、中毒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96.81%。结论循环系统为重要死亡原因,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技术与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采取措施降低中低风险死亡率,重视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还要加强对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骨形成蛋白4(BMP4)基因在戊四氯(PTZ)点燃癫痫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癫痫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PTZ点燃癫痫大鼠,按点燃进程,又随机分为Ⅰ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和Ⅴ级组。用地高辛标记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BMP4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现应用PTZ点燃后,Ⅱ级以上大鼠海马区BMP4的表达增加。Ⅲ和Ⅳ级大鼠海马CA3及DGBMP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Ⅴ级大鼠在发作后海马CA3及DGBMP4的表达呈逐渐下降。结论BMP4可能参与了癫痫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理学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应教学制度的保证下,通过在医学生中采用“知识拓展型第二课堂”和“科研型第二课堂”两种生理学第二课堂活动,增加了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了医学生查阅文献、撰写综述和科研论文以及解决生理学科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是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大鼠中枢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的表达,探讨异丙酚的可能中枢作用位点.方法 采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片的NOS阳性神经元在神经核团的分布.结果 异丙酚作用的大鼠伏核、外侧隔核、下丘脑室旁核、膝状体腹下核、背外侧膝状核、视上核、视交叉上核、视前腹侧核、弧束核、杏仁基底外侧核、丘脑室旁核、外侧缰核、海马回嗅觉小岛及乳头状核等核团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异丙酚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与神经核团有关.  相似文献   
8.
某医院消化科11年肝硬化住院病人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1991-2001年新医大一附院消化内科肝硬化病人住院构成比,提出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主要并发症,病死率和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预防肝硬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肝硬化的病案资料做调查分析。结果1、十一年来新医大一附院消化科肝硬化的发病构成比及病死率平稳下降,但住院量有上升趋势。2、性别:男女比2.5:1。3、年龄:45-65岁为高发年龄段69.77%。4、族别:汉族:其它民族比5:1。5、病因:多见于病毒性肝炎占69.87%,其中HBV( )(91.20%)。6、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35.55%)。7、死因: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39.50%)。8、预测到2005年我院消化科肝硬化的发病构成比为9.33%,病死率为4.45%。结论近十一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肝硬化住院病历调查结果示:肝硬化发病情况与目前肝硬化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原低氧环境对胎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数目和通道特性的影响,为防治高原低氧引起的脑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将孕10d SD大鼠置于低压氧舱内,采用原位杂交和膜片钳观察其所生子鼠海马NMDA受体的数量和功能。结果:胎鼠高原低氧后,NMDA受体数量减少,通道开放概率由0.150降为0.012,通道开放时间常数61由0.040&;#177;0.010降为0.020&;#177;0.007(t=33.21,P&;lt;0.05),62由0.75&;#177;0.23降为0.49&;#177;0.23(t=25.31.P&;lt;0.05),通道关闭时间常数61由0.14&;#177;0.07升高为14.25&;#177;3.5(t=12.74,P&;lt;0.01),62由2.67&;#177;1.12升高为4832&;#177;1809(t=8.44.P&;lt;0.01)。结论:高原低氧影响到胎鼠NMDA受体的发育,提示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的学习记忆可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超  范晓棠  谢会忠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3):2590-259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壁增厚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34例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患者,根据胆囊壁增厚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轻度组(154例)、中度组(114例)、重度组(66例).分析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年龄、血清清蛋白(ALB)及总胆红素(STB)水平、门静脉(PV)压力[用PV内径表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脾大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不同,其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壁增厚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rs=0.404,P<0.01).不同程度的胆囊壁增厚患者血清ALB、STB水平及PV内径、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中度及重度胆囊壁增厚患者上述指标与轻度胆囊壁增厚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胆囊壁增厚患者PV内径及PT与中度胆囊壁增厚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胆囊壁增厚患者腹腔积液及脾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胆囊壁增厚患者,且重度胆囊壁增厚患者的腹腔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胆囊壁增厚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ALB、STB水平,PV压力,PT,腹腔积液,脾大有关,可以将胆囊壁厚度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一项辅助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