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住院治疗的16例老年原发肾小球疾病患者,并与108例非老年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讨老年原发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  相似文献   
2.
3.
36例IgM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IgM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本院IgM肾病 3 6例 ,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IgM肾病临床表现呈肾病综合征、血尿、血尿伴蛋白尿等多种表现 ,其组织病理和免疫病理分型也呈多样性 ,三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所有病例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 ,有效率 96 7%。随访 3~ 89个月 ,未见肾功能异常改变者。结论 IgM肾病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呈多样性 ,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敏感 ,愈后佳  相似文献   
4.
现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04-07~2006-06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名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误诊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21~79岁;籍贯为广东省6例,海南省1例;其中有地贫遗传家族史2例。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例,糖尿病肾病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来氟米特(LEF)联合尿激酶和黄芪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4),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加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尿激酶和黄芪治疗,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通过实验室检查评价尿激酶和黄芪对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作用.结果 (1)治疗组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4例,显著缓解6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对照组2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显著缓解4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6例,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Z=-2.403,P=0.016).(2)两组治疗后的血清清蛋白、尿蛋白、总胆固醇(T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清蛋白、TC、SCr、BUN及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后除TC外,上述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来氟米特是治疗成人PNS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其副作用可以耐受,尿激酶和黄芪可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联合应用治疗PNS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经皮肤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49例,分析其免疫荧光、电镜所见与临床表现及肾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肾病综合征,或伴有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者,其病理变化多较严重。在免疫荧光检查中,多数同时存在有IgA、IgG及IgM沉积。电镜检查示电子致密物广泛沉积在系膜内、内膜下及上皮下,或者同时存在于系膜区和基底膜内,多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腰痛是临床上极其常见的症状,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中占较大比例.但腰痛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病因复杂,有时多种因素纠缠,病情更复杂而导致诊断困难,因其复杂多变的临床表现而成为诊治的难点.本文拟对在肾脏内科门诊就诊的360例腰痛患者诊治情况做临床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肾脏内科门诊以腰痛为主诉就诊且临床资料完善的患者360例,年龄16 ~ 77岁,平均(45.6±6.5)岁,其中男230例,女130例;360例病例中病程最短的为1.5 h,病程最长的是30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最佳救治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作者医院2000/2010年1700例次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3例肾脏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与高危因素,探讨最佳救治方案.结果 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发生率1.76‰.2例患者肾活检术前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术前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黄有效部位(Rep)对慢性环孢素肾病(CCN)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VH组),CCN模型组(MX组),贝那普利阳性对照组(YDY组),Rep干预1组、干预2组、干预3组(DY1、DY2、DY3)。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每周最后一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并采血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实验末处死大鼠,HE染色、PAS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半定量积分评估各组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肾间质纤维化(RIF)情况。同时取肾组织行电镜检查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给予环孢霉素A后,MX组大鼠体质量下降;4周后所有Rep干预组及YDY组体质量均高于MX组,而BUN、Scr水平均低于MX组。2光镜结果:VH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MX组大鼠呈现典型的CCN改变;而各Rep干预组及YDY组大鼠的CCN病变明显减轻。3电镜结果:VH组结构正常;MX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微绒毛稀疏,间质见较多胶原纤维;Rep各干预组及YDY组病变均减轻。结论:用Rep干预用药,CCN病变可明显减轻,早期干预效果更好;以Rep预防CCN病变,其效果优于贝那普利。  相似文献   
10.
王妍春  童俊容  刘宏  梁莹 《广东医学》2012,33(23):3633-3636
目的用舒洛地特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巩固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30例。IgA肾病20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应用舒洛地特之前均已持续治疗1年以上;所有病例入选时晨尿红细胞计数>3万/mL,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0.5 g小于1 g;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正常。所有患者维持原方案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用药组维持原治疗不变;舒洛地特组停用双密达莫片改为舒洛地特2粒/次,250 LSU/粒,2次/d,应用1个月后改为1粒/次,2次/d。加药前及后每月末复查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并计数、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观察3个月。结果尿蛋白定量正常用药组于治疗2个月开始明显降低(P<0.01),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P<0.01);舒洛地特组于治疗1个月后已明显降低(P<0.01),后每月均较前月明显降低(P<0.01),2、3个月与正常用药组比较更低(P<0.01)。尿红细胞计数方面:舒洛地特组于1个月后明显降低(P<0.01),之后逐月降低(P<0.01);而正常用药组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两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发现异常,无出血等意外情况发生,无一例退出研究。结论在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对于慢性肾炎患者巩固治疗疗效确切,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