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传播机制及预防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 )均存在母婴传播 ,并且由于早期病毒感染后免疫耐受的存在 ,使新生儿成为HBV、HCV慢性携带者 ,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随着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 ,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预防目前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由于目前尚无丙肝疫苗 ,丙型肝炎的免疫预防仍十分困难。本文就近年来妊娠合并乙肝、丙肝的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进展回顾如下。1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 10 %。慢性HBV感染者约 1 3亿 ,其中约有 3 0 %~50 %是通过母婴传…  相似文献   
2.
46例重型肝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46例住院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涂抹、雾化吸入,观察口腔护理效果. 结果 46例患者中39例口腔真菌感染痊愈. 结论合理的口腔护理可促进口腔真菌感染愈合,有效减少了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感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患者胸部X线检查有不同程度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是该病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在目前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出院参考标准中 ,均将X线胸片表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 。随着治疗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多数患者的胸片表现恢复正常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虽然达到了目前制定的出院标准 ,但胸片表现却未能完全恢复正常。现对我院 2 0 0 3年 3月至 6月收治并治愈出院的确诊SAR…  相似文献   
4.
161例肝病患者败血症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峰  程勇前  曲芬  王晓霞  龙素云 《肝脏》2005,10(2):105-106
目的 了解我院肝病患者败血症的菌群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4年来血培养阳性的肝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61例败血症患者共检出细菌175株。革兰阴性菌128株,占73.7%,其中大肠杆菌占28.6%;革兰阳性菌44株,占25.1%;真菌3株,占1.7%。结论 我院肝病患者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治疗宜首选第3代头孢菌素,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应首选泰能。治疗革兰阳性菌的最佳抗生素为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腹泻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0 引言从微生态学观点来说,胃肠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内部的微生态失调将导致腹泻.对于感染性腹泻的防治,目前仍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弊端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微生态制剂的兴起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的又一重要手段,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及改善肠道生态环境的作用,对急、慢性腹泻和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微生态防治的本质是以扶植正常菌群,拮抗致病或条件致病菌,调整和恢复微生态平衡为日的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方法.1 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由正常微生物群、宿主和外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相互平衡的.从出生到死亡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共生关系.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2h 左右开  相似文献   
6.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大鼠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血白蛋白攻击的方法制备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化法及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肝脏中金属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正常及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状态。结果为实验组肝脏中TIMP-2mRNA和相关抗原表达在肌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以汇管区及纤维间隔中最明显,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胞浆中,未见细胞核表达。提示在肝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是TIMP-2表达的主要细胞,并随着病损肝脏中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TI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功能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59例住院肝功能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真菌感染进行观察,做好口腔护理及病房消毒等,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解热、镇吐、雾化吸入及全身用药,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愈174例(37.91%),无效(含自动出院)116例(25.27%),病死169例(36.82%)。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真菌感染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利巴韦林抗HCV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利巴韦林开始用于与IFN-α联合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目前研究认为,利巴韦林可能通过影响宿主免疫反应而起作用,其主要抗病毒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两大类。间接作用机制包括通过启动T细胞表型从2型向1型转化,增强宿主的T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免疫以及抑制宿主单磷酸次黄膘呤核苷脱氢酶(IMPDH);直接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抑制RNA依赖的RNA多聚酶,从而抑制HCV复制,以及作为RNA诱变剂,使快速突变的RNA病毒加速错误突变。  相似文献   
9.
10.
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钙离子信号调节亲环素配体(CAML)作为亲环素B的结合蛋白于1994年被首次发现,尽管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许多研究已证实其在T细胞受体及钙离子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免疫调节以及病毒感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报道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主要有:跨膜激活剂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transmembrane activator and CAML interactor,TACI)、EGF受体,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相关蛋白(AT1 receptorassociated protein,ATRAP)、人立早基因(immediate early gene X-1,IEX-1)、淋巴细胞特异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56Lck)、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的相关基因PKHD1编码的蛋白fibrocystin,以及霍普金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7蛋白(KSHV)等.本文就CAML相关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