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低浓度饮水型砷暴露对人群外周血血细胞的影响,为筛选低浓度砷暴露的早期损伤标志提供依据.方法 在山西省大同市,选择相邻且经济发展均衡的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水砷含量为14.41 ~ 90.34 μg/L)和非地砷病病区(水砷含量为0.00~ 0.87 μg/L),在病区与非病区各选择1个自然村,抽取饮当地水15年以上本地居民,无传染性、遗传性等疾病,无放射线和理化致病因素接触史者为调查对象.其中地砷病病区85名,为砷暴露组;非地砷病病区71名,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参数的变化.结果 白细胞各项指标:砷暴露组淋巴细胞绝对值[LYM,(2.00±0.90)×109/L]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33.92±9.70)%]均高于对照组[(1.58±0.57)×109/L,(29.72±8.32)%,t值分别为-3.348、-2.873,P均<0.05],单核细胞绝对值[MON,(0.15±0.07)×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MON%,(2.53±0.77)%]均低于对照组[(0.47±0.15)×109/L,(8.64±1.97)%,t值分别为16.309、24.599,P均<0.05].红细胞各项指标:砷暴露组红细胞[RBC,(4.44±0.46)×109/L]、血红蛋白[HGB,(136.59±13.84)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30.85±1.87)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60.67±8.54)g/L]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3.19±0.75)%]均高于对照组[(4.10±0.58)×109/L,(111.11±16.49)g/L,(27.68±2.99)pg,(295.20±36.82)g/L,(11.06±1.08)%,t值分别为-4.063、-10.491、-7.747、-14.651、-14.450,P均<0.0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5.49±4.43)fl]则低于对照组[(92.69±7.50)fl,t=7.114,P< 0.05].血小板各项指标:砷暴露组血小板[PLT,(217.11±49.36)×109/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7.01±1.16)fl]和血小板压积[PCT,(0.15±0.04)L/L]均低于对照组[(259.30±74.97)×109/L,(11.27±1.31)fl,(0.28±0.08) L/L,t值分别为4.073、21.486、13.428,P均<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18.21±0.55)%]高于对照组[(9.23±2.29)%,t=-32.228,P< 0.05].结论 长期低浓度饮水型砷暴露能引起人群外周血血细胞参数的改变.RBC增加,HGB含量升高,PLT数目明显减少,PLT和RBC体积异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亚砷酸钠染毒大鼠肝细胞膜转运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2,MRP2)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与砷代谢的关系。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第2~4组为染砷组,分别给予4、10和20mg/kg体质量的亚砷酸钠溶液,隔天灌胃染毒1次,2周后将大鼠处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胆汁、全血和肝组织中的总砷含量。蛋白印记法测定肝细胞膜上MRP2的改变。结果经方差分析检验,胆汁和肝脏中含砷量随着染砷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两两比较发现,3个染毒组的血砷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个染毒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染砷剂量增加,MRP2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且MRP2表达量与胆汁含砷量呈正相关(r=0.986,P<0.05)。结论亚砷酸钠可以诱导MRP2的表达,随染砷剂量增加,MRP2表达量增加。MRP2在砷及其代谢产物的胆汁排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寻找尿砷测定中合适的尿样前处理方法以及仪器最佳分析条件.方法 收集健康成人晨尿20份,采用湿法消解、恒温消解和微波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对尿样进行处理,一定浓度硝酸溶液作为载流,硫脲+抗坏血酸溶液作为预还原剂,并以氢氧化钾和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尿中砷含量.结果 湿法消解、恒温消解和微波消解3种方法进行处理后的尿样,分别采用5.00%硝酸作为载流、5.00%的硫脲+5.00%抗坏血酸溶液作为预还原剂、0.50%氢氧化钾和1.00%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的分析条件下,进行连续3d平行测定,砷回收率分别为77.51%~ 78.18%、90.64 ~ 96.15%、90.96%~ 98.2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9% 、2.17%、1.88%.结论 在5.00%硝酸作为载流、5.00%的硫脲+5.00%抗坏血酸溶液作为预还原剂、0.50%氢氧化钾和1.00%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的分析条件下,微波消解这种前处理方法所获得的回收率较好,是最为理想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由于水中含砷量过高,居民摄入过量的砷所引起的地方病,以皮肤受损和掌跖角化为特征,并有严重并发症和皮肤癌、肾癌等多发肿瘤的倾向[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谷胱甘肽(GSH)合成酶抑制剂丁硫氨酸亚甲矾胺(BSO)抑制大鼠GSH合成,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与GSH共转运体系在肝脏砷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第2~4组为染砷组,分别给予4、10和20mg/kg体重的亚砷酸钠溶液,隔天染毒1次,2周后将动物处死.第5组为BSO干预组,在实验结束的前3 d,每天大鼠预先腹腔注射2 mmol/kg体重BSO溶液,4 h后再经口给予20 mg/kg体重的亚砷酸钠溶液,其他处理同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胆汁、肝组织和全血中的总砷含量.蛋白印记法测定肝细胞膜上MRP2的含量改变.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各砷染毒组胆汁、肝脏和血砷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染毒组间血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砷剂量增加,MRP2表达有增加的趋势,且MRP2表达量与胆汁砷的含量呈正相关(r=0.986,P<0.05).大鼠经BSO预处理后再给予20 mg/kg体重的亚砷酸钠溶液,胆汁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于高剂量组;肝脏和血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2表达量比高剂量组减少.结论 亚砷酸钠可以诱导MRP2的表达,随染砷剂量增加,MRP2表达量增加.MRP2在砷及其代谢产物的胆汁排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RP2转运砷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与细胞内GSH水平相关,BSO通过抑制GSH合成,导致MRP2-GSH共转运功能减弱,砷在肝脏内蓄积增加.  相似文献   
6.
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组织砷含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水砷暴露大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的分布。方法将32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低(50μg/L)、中(150μg/L)、高(450μg/L)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每只大鼠每日饮水消耗量约37 ml,连续染毒4周后,取尿样测定尿砷;并处死大鼠测定血砷及肝、肾、肺、心、脾、脑组织重量、脏器系数及砷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第2周时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高,第4周时中、高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体重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肝脏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肾、肺、心、脾、脑的脏器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血、尿、脾、肾组织和高、中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大鼠心、肝、肺、脑组织砷含量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染砷浓度的增加,血砷、尿砷和各脏器组织中的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相同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不同脏器中的砷含量不同,脾组织中砷含量最高,脑组织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砷,尿砷与各脏器组织中砷含量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饮水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均有砷蓄积,但分布并不均匀;血砷和尿砷含量均可一定程度反映砷在体内的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氯乙烯(VCM)对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25、125mg/kg剂量VCM气体腹腔注射染毒,对照组注射同中剂量组相同体积的清洁空气.每周3次,持续12周.染毒6、12周时每组分别随机处死8只大鼠(雌雄各半),光镜下观察染毒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细胞中P21WAF1/CIP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VCM染毒6周时,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高剂量组P53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VCM染毒12周时,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P21 WAF1/CIP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染毒12周和6周比较,P21WAF1/CIP1蛋白表达量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VCM染毒12周时,肝细胞有气球样变,汇管区变大,纤维化等改变.结论 VCM可导致大鼠肝细胞P21WAF1/CIP1和P53蛋白表达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饮水型砷暴露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2006年,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砷中毒病区选择有饮水砷接触史,有慢性砷中毒症状的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当地无慢性砷中毒症状者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采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AP法)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检测.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CD3+、CD4+和CD4+/CD8+[(41.89±11.58)%、(25.60±9.05)%、1.02±0.41]低于对照组[(68.38±7.23)%、(39.17±4.28)%、1.69±0.56,t=13.61、18.72、14.79,P均<0.05];病例组CD8+[(25.30±6.85)%]与对照组[(23.54±8.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7,P>0.05).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D4+、CD8+与性别有关(t=-3.05、-4.30,P均<0.05);病例组CD3+、CD4+、CD8+、CD4+/CD8+,男性分别为(40.65±10.06)%、(24.48±6.29)%、(24.52±8.16)%、0.98±0.25,与女性[(43.07±12.96)%、(26.77±3.12)%、(26.50±9.32)%、1.07±0.4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6、3.05、0.30、2.10,P均>0.05).结论 饮水型慢性砷中毒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作用,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为提供慢性砷中毒早期诊断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饮水型砷中毒主要是由于长期饮用砷含量过高的饮水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潜伏性、蓄积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大量研究显示,慢性饮水型高砷暴露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多组织器官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浓度砷暴露大鼠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砷的分布情况.方法 将32只健康成年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低(50μg/L)、中(150μg/L)、高(450μg/L)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采用自由饮水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4周,每只大鼠每日饮水量约37ml.染毒结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