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乙型肝炎住院病人抑郁心理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住院病人抑郁心理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CES—D量表对369名乙型肝炎住院病人进行心理评价。以肯定抑郁心理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无抑郁心理的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集2组病人的病情资料,同时调查了艾森克个性问卷以及病人的认知、行为、态度等情况。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乙肝住院病人中肯定抑郁心理的占43.36%,其抑郁心理主要受到病情复发次数、周围人的疏远、对治疗的信心以及EPQ—N(情绪稳定性)等4个因素影响。结论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增强病人信心,控制病情反复是预防病人抑郁心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陈卓鹏  梁小文  王芳  刘蓉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1):1226-1227
目的 :探讨氟桂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2例氟桂嗪治疗组患者和 2 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在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并动态监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 1个月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为 ( 110 3 1± 430 7)ml/min、( 5 0 3 1± 42 9 7)ml/min、( 1 2 3± 0 18)cm、( 0 92± 0 31)cm ,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临床未见明显副反应。随访 1个月至 1年 ,对照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 ,两组中Child pughC级患者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氟桂嗪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河池市艾滋病病例死亡原因,为改变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死亡率.方法 收集调查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比例高于女性,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农村人口占比例高于城镇人口,60岁以上年龄组占较高比例,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为主,非艾滋病临床死亡和意外死亡占较高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远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在病例报告后一年内死亡的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率的关键,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和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背景:骨骼肌损伤后是通过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形成新核来生长和修复的,但关于骨骼肌细胞增殖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关系很少报道。 目的:探讨骨骼肌细胞增殖与波形蛋白表达的关系以及运动性骨骼肌微损伤后修复的机制。 设计、时间和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2/2008-09在湖南师大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8周龄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运动后24 h和运动后48 h组,每组10只大鼠。 方法:运动组大鼠进行重复3 d的力竭性离心运动,力竭模型采用跑台运动,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16°,持续运动至力竭,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未做运动。 主要观察指标:运动组分别于运动后即刻,3,24,48 h取材,对照组一次性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肱三头肌内侧头不同恢复时相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波形蛋白的表达。 结果:骨骼肌细胞增殖出现时序性变化,运动后即刻增殖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运动后24 h达到峰值,运动后48 h增殖指数有所下降。骨骼肌细胞中波形蛋白表达出现时序性,而且其免疫反应分值的时序性与增殖指数出现一致性,但与增殖指数不具有相关性。 结论:3 d重复性力竭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细胞增殖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出现时序性变化。波形蛋白的表达与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惟一的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序贯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82例患者分成序贯组、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观察治疗结束时、随访结束时的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率.结果 HBVDNA阴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66.67%、60.87%、55.56%,序贯组、拉米夫定组高于干扰素组(P<0.05);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9.26%、31.82%、47.83%,序贯组、干扰素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HBeAg阴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60.00%、26.09%、48.15%,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5.56%、18.18%、43.4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抗HBe阳转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56.67%、17.39%、40.74%,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44.44%、9.09%、34.7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ALT复常率,治疗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76.67%、47.83%、62.96%,随访结束时序贯组、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分别为44.44%、9.09%、34.78%,序贯组、干扰素组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 序贯组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优于拉米夫定组、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甘利欣)150mg,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好转,ALT、TBIL下降明显,PT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4周后效果更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且治疗组水肿及高血压、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低。结论: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护肝抗炎作用更强,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7.
梁小文  李晋辉 《疾病监测》1999,14(4):132-134
为了解韶关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情况,对韶关地区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进行血清抗HGVIgG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共385例均为1997年3月~1998年3月住我院传染科的肝病患者,男308例,女77例,年龄7个月~79岁(平均38.57岁)...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脑膜炎和脑炎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小文  李晋辉 《临床荟萃》1998,13(19):882-882
恙虫病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突出表现较为少见.我院自1995年9月~1997年9月收治恙虫病28例,其中并脑膜炎和脑炎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患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CES-D)、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322名患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学生,同时以1:2配比随机抽取与病例同班的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理评价。结果乙肝组的抑郁、焦虑、人际敏感3个症状群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乙肝组存在明显的抑郁心理,但大部分仍处于可能抑郁阶段;乙肝组的EPQ的N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以及情绪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广西省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实施预防艾滋病(下称防艾)村民自治工作效果,探索适合农村的防艾工作模式。方法群众自发组织成立防艾村民自治领导小组,实行村民自治,形成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的艾滋病防治机制。领导小组成员经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后,实行分包责任制对村民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实施防艾村民自治工作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实施防艾村民自治后村民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个人行为有明显改变。结论在农村实施防艾村民自治工作模式,对提高农村群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