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正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病区采用锁定钛板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32例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34足,均为男性,年龄21~61岁。左侧13足,右侧21足。均为闭合骨折。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8足,Ⅲ型13足,Ⅳ型3足。伤后至手术时间4~10 d。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穿刺误诊的原因。降低穿刺误诊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我院骨科近10年来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穿刺误诊6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病史、手术所见、术前术中穿刺液的比较以及对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术后随访1~3a,痊愈2例,左髂骨慢性骨髓炎伴窦道形成1例,左股骨上端慢性骨髓炎1例,遗留髋关节僵硬活动受限2例。结论 脓腔与关节前后重叠。病儿检查欠合作或检查不全面以及邻骨骨髓炎引起的关节反应,是穿刺误诊的主要原因。术中一旦穿刺关节液与术前穿刺脓液有明显差异,则应积极寻找另外病灶,不要轻易切开关节腔,以免关节处感染关节内感染,影响髋关节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的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结果:腰椎退变性侧凸尚缺乏统一的对手术有指导价值的分类方案,不同的手术方式尚无长期随访的文献报道。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手术治疗重点在神经减压、稳定脊柱、缓解疼痛及防止畸形进一步加重。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要综合判断,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种机械的广泛应用,车祸的上升,外伤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手外伤的病例,尤其是撕脱性断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神经、肌腱及皮肤、软组织损伤、缺损,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再植失败或关节僵直.我院应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对24处断指(肢)进行再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侧L形切口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Paley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外侧L形切口植骨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59例Paley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3足).记录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hler角、Gissane角,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6个月.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同时直视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9年10月共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10例.共16个椎体,患者均有顽固性腰痛和下肢神经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椎管减压及病椎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明显缓解。10例患者均行4钉2棒内固定,术中均在c型臂的透视下置钉。16个病椎减压后直视联合C型臂透视均一次穿刺成功,双侧注射10个椎体,平均注入量5.2mI.;单侧注射6个椎体,平均3.8mI,。4例出现椎体后壁局部渗漏,直视下立即清除后,无神经损伤加重情况发生。随访5~20个月,平均12.5个月。1例肺癌转移患者术后10个月左右出现肿瘤复发,其余患者手术椎体未出现新的病理性骨折及神经症状加重。结论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对15例髋臼骨折按不同类型、不同手术入路分别用螺丝钉、重建钢板予以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48个月,平均13个月,按Matta标准,优8例,良4例,可3例。结论: 对移位的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是较为可靠的方法。应完善术前影像学检查,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正确选择手术切口及内固定材料,可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腕掌关节由远排腕骨的远侧面与其对应的掌骨基底构成,临床上第5腕掌关节掌尺侧脱位极为罕见。笔者于2018-12-28诊治陈旧性第5腕掌关节掌尺侧脱位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69岁,因"摔伤导致右手掌尺侧肿痛伴小指畸形75 d"入院。患者75 d前骑车时摔伤,右手被车把砸伤,当时疼痛明显,握拳受限,进行性肿胀,在当地卫生院就诊,门诊医师考虑软组织损伤,建议非手术治疗,但一直不见好转迹象,手  相似文献   
9.
葛飞  唐尧  龚倩  马琪森  杨良军 《中草药》2016,47(9):1554-1559
目的比较银杏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并对其抗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银杏叶、枝条、果实等组织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酿酒酵母、黑曲霉和根霉为抑菌指示菌,采用滤纸片和平板孔阱扩散法,对40株银杏内生真菌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初筛和复筛;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型HPLC、薄层色谱(TLC)和HPLC-MS等方法,对抗菌活性较高的草酸青霉菌Penicillium oxalicum YXY009菌株的抗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40株银杏内生真菌中,18株为不产孢真菌;产孢真菌中,青霉属和曲霉属为优势菌属,分别占总菌数的17.5%和15.0%;YXY009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对酿酒酵母和根霉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2.35±1.32)和(23.60±0.83)mm;从YXY009菌株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有效成分,初步鉴定为毛果杨苷。结论首次从银杏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毛果杨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游离坶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1例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者,采用游离坶趾腓侧皮瓣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本组21例皮瓣均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供足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3-2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正常手指基本相同,皮瓣无萎缩或色素沉着,外形饱满,两点分辨觉为4-10mm,手指伸、屈功能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8,良3例。供足外形及功能无影响。结论采用游离坶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虽然手术风险较大,但修复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外形、屈伸功能,以及精细感常暑一种秸得推广酌术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