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泰和乌骨鸡体内黑素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胡泗才  张斌  陈颖  李思光  林刚  张香蓉 《中药材》1995,18(12):626-627
本文研究了16只泰和乌骨鸡体内黑素的分布。黑素含量:皮肤中为0.596±0.172%,肌肉中为0.230±0.035%,骨骼(含骨膜)中为0.204±0.045%,内脏中为0.157±0.026%。解剖学观察还表明,黑素主要分布于骨膜、胸膜、腹膜、腱膜、真皮及皮下组织中。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综合实验面向医学生开设,融合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等学科知识与技能。同济大学医学院2010年起实施以课程整合为特点的新课程体系,现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探讨实施“整合生命科学”实验教学课程的效果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2020年上报的331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剖析ADR发生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探讨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高医院安全用药水平。方法 以医院2020年已上报的331例药品ADR报告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统计331例药品ADR报告中ADR类型患者年龄、给药途径、ADR所涉及脏器或系统、主要表现及药物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0年共计上报331例中一般不良反应323例,无新增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8例;男女比例为1.15∶1,基本持平,男性略高;ADR发生比例高的年龄段为>60岁、51~60岁和<10岁,分别占57.10%、13.60%、11.18%;其中>60岁占比最高;出现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共168例,占比50.76%,其次为口服给药,共97例,占比29.31%;涉及脏器或系统及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多见,占比20.85%,其次为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属器及用药部位,分别占比:20.24%、18.13%、14.20%;引发ADR的药物中,心脑血管药物、抗生素、中药注射剂位居前3位。结论 医院...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ease于1990年首次对腺苷酸脱氢酶(ADA)缺陷病人进行基因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自此,基因治疗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基因治疗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重组表达可以缓释的抗炎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方法 根据小鼠IL-4的氨基酸序列,并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合成IL-4的基因,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将胶原蛋白结合域(collagen binding domain, CBD)的编码序列和组氨酸标签序列连接到IL-4基因上,运用无缝克隆技术将上述重组基因插入pET-30a(+)载体。重组蛋白通过组氨酸标签进行纯化,纯化的蛋白被用于诱导M0巨噬细胞分化成M2巨噬细胞,同时检测M2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以及对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 IL10)的分泌。与Ⅰ型胶原蛋白的联用验证胶原蛋白对重组因子的吸附和缓释功能。结果 带有CBD序列和组氨酸纯化标签的IL-4通过镍柱纯化,具有与商业化IL-4相似的生物活性。功能实验证实其能够被胶原蛋白吸附,并能脱离胶原蛋白缓释。结论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纯化获得了能够缓释的抗炎因子IL-4.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IgG和IgA——补体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捕捉法ELISA,研究64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IgG和IgA-补体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gG/C3-TCIC和IgA/C3-TCIC)。结果发现,二者的阳性率均为62.5%,与性别、年龄、病程、RF、补体均无明显关系,而与血清Ig有一定关系;IgG/C3-TCIC的阳性率还与风湿活动和反映风湿活动的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8.
邵志华  翟云  沙继宏  许洁  崔映宇  李思光 《重庆医学》2021,50(15):2695-2697,2700
目的 研究八步导学法在细胞生物学线上直播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级和2018级口腔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非导学组(n=47)与导学组(n=42),非导学组采用线下传统的Power-Point(PPT)多媒体授课,导学组采用八步导学法线上教学.通过课前课后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满意度问卷评价导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导学组课后平均成绩明显高于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05±10.22)分v s.(73.32±13.08)分,P<0.05)].导学组课后平均成绩略高于非导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05±10.22)分v s.(92.18±11.04)分,P>0.05];两组期末成绩接近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学组共收回有效问卷41份,回收率96.62%;非导学组共收回有效问卷47份,回收率100.00%.问卷显示,导学组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7.56%,各个环节的满意度均大于85.00%.导学组在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非导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八步导学法进行细胞生物学线上直播教学,保证了线上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不育不孕治疗手段的盛行,世界各地的多胎妊娠率显著提高。与正常妊娠相比,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发生率显著增加。单卵双胎因伴随高风险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然而,单卵双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机制仍未明确。本文概述了单卵双胎的概念、类型、并发症、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单卵双胎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发生机制假说,并提出了单卵双胎研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巴贝西虫是一类血液寄生型原生动物,经蜱传播,主要侵染犬、牛、马类等脊椎动物,患病动物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贫血等症,给全世界的畜牧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近年来,在人类中也发现巴贝西虫病的存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