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远期追踪的价值。方法 选取1999至2007年广州市儿童医院KD急性期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同时采用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于恢复期进行远期随访。结果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逐层筛选,确定9例KD患儿为本研究的样本。男8例,女1例,急性期发病年龄为1~10岁,平均(4.44±3.09)岁。检查时年龄4~12岁,平均(7.89±2.62)岁。追踪时间1.5~7年,平均(3.44±1.67)年。急性期超声心动图示9例患儿中冠状动脉巨瘤5例,冠状动脉瘤3例,冠状动脉扩张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6/9例;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5/9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双侧主干冠状动脉瘤4例,同时伴远端动脉瘤3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1处,并冠状动脉扭曲,狭窄或充盈缺损3处,附近侧支血管形成1处;左前降支动脉瘤、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循环形成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与同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新发现冠状动脉远端瘤3处,右冠状动脉远端狭窄2处,左前降支狭窄1处,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1例。5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者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均发现相应冠状动脉支狭窄或充盈缺损表现;1例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阳性,冠状动脉造影仅见轻度冠状动脉扩张。结论 KD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特别是动脉瘤造成的心脏损害可长期存在。对于远期追踪观察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具无创、安全可靠的优点,是判断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位置、形态、数目及严重程度,特别对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远端病变能做出准确的评估。两种方法结合检查对KD冠状动脉损害的远期追踪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
DSA技术在儿童头面部血管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DSA技术在儿童头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我院共139例儿童头面部血管瘤手术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39例经造影均确诊为血管瘤。手术过程记录:每例手术造影平均4.8次,术程平均62.0min,曝光时间平均3.9min,出血量平均1.3ml。结论采用DSA技术介入治疗儿童血管瘤,术程短,安全,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SA技术在小儿头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小儿头面部血管瘤,应用DSA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颈总动脉造影,示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用微导管超选择至血管瘤供血动脉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硬化术及PVA栓塞术。结果30例中10例为双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20例为单侧颈外动脉分支供血。结论DSA技术在小儿头面部血管瘤介入治疗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化疗和栓塞(以下简称化栓)治疗中晚期肝癌早已肯定。我们对50例晚期肝癌进行靶动脉化栓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 5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7岁,40岁以上37例占74%。 肝癌的确诊是以病史、体征、甲胎蛋白,B超、CT和血管造影综合确定,均符合全国肝癌防治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中的监护经验与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顾121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行导管介入术的监护资料,分析术中的并发症。结果术中出现并发症16例(13%,16/121),其中15例经及时处理症状消失,1例因心脏停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中进行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间接门静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的间接门脉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经超声诊断及造影证实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患儿的间接门脉造影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其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并对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进行了评价。结果8例中6例清楚显示门脉主要分支近肝门处阻塞,2例门静脉主干阻塞,代之以肿块样纡曲血管并在其周围形成向肝内放射状的侧支血管影像,以及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8例血管造影均能对与分流或断流手术有关的血管解剖提供准确信息。结论儿童CTPV具有特征性的血管造影表现,间接门脉造影对CTPV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入放射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科学,血管治疗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科为90多例肿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140多次。其中肝癌30例。肺癌27例,直肠癌14例,其他22例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木前准备“一、病人准备1、做好解释工作,把手术目的、方法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R乳腺摄影的规范化操作,以提高DR乳腺图像质量。方法:总结500例患者DR乳腺摄影的常规体位(CC位和MLO位),并对部分影像质量不满意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结果:500例中,495例压迫适中,图像清晰,485例摆位准确,全部乳腺组织清晰显示,乳头呈切线位,斜位胸大肌清晰显示。总合格率97%(495/500)。结论:正确的摆位和适当的压迫是提高乳腺摄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在川崎病远期随访中的作用及该技术应用于儿童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对1999--2007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川崎病且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9例于恢复期进行检查.本组惠儿男8例,女1例,急性期发病年龄为1~10岁,平均(4.44±3.09)岁;行造影时的年龄4~12岁,平均(7.89±2.62)岁.急性期超声检出9例患儿中冠状动脉巨瘤5例,冠状动脉瘤3例.冠状动脉扩张1例.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双侧多发性动脉瘤4例,左前降支动脉瘤、右冠脉闭塞伴侧枝循环形成1例,冠状动脉扩张4例.与同时期超声检查比较,冠状动脉造影新发现冠脉远端瘤2例,右冠状动脉远端狭窄2例,左前降支狭窄1例,右冠状动脉闭塞伴侧枝血管形成1例.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特别对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及远端病变能做出准确的评估,对川崎病患儿的远期追踪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DR乳腺摄影的规范化操作,以提高DR乳腺图像质量。方法:总结500例患者DR乳腺摄影的常规体位(CC位和MLO位),并对部分影像质量不满意的图像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规范化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结果:500例中,495例压迫适中,图像清晰,485例摆位准确,全部乳腺组织清晰显示,乳头呈切线位,斜位胸大肌清晰显示。总合格率97%(495/500)。结论:正确的摆位和适当的压迫是提高乳腺摄影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