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截止2008年上半年全国查获吸毒人员18岁以下占总数的3.3%,18-25岁占总数的23.3%。其中新查获18岁以下首次吸毒人员占18岁以下总人数4.5%。18-25岁首次吸毒人员占18-25岁总人数的28.7%。在2008年新发现吸毒人员滥用毒品中18岁以下滥  相似文献   
3.
518例强制戒毒人员吞食异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滥用(吸毒)人员在强制戒毒期间吞食异物的统计学和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对一年间(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6762名受强制戒毒人员中518例吞食异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检异物位于食管内占5.98%;位于上腹部为23.36%;下腹部25.87%;位于胸壁13.51%。其中91.85%(476/518)异物通过药物助排自然排泄;7.53%(39/518)经胃镜取出;0.58%(3/518)接受手术治疗。结论:今后应加强被强制戒毒人员所携带物品的管理,有效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对于吞食异物的强制戒毒者和临床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40岁。籍贯:安徽。小学文化程度,个体户。自2008年9月-2011年5月期间多次在不同地区滥用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被当地公安机关分别处以罚款、社区戒毒、行政拘留。2011年5月7日上午9时经人举报其在上海暂住地以烫吸方式滥用冰毒,被当地派出所民警查获。随即由民警带至当地医院做尿液毒品检测,经三合一(吗啡、甲基苯丙胺、苯丙胺)金标筛选试剂检测,尿样中甲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对苯丙胺类兴奋剂(ATS)戒断者的精神症状及生命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纳入88例ATS戒断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电针治疗组,每组各4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经急性脱毒后,在给予健康宣教的基础上以自然戒断疗法为主;电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干预的同时,给予电针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0次。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苯丙胺戒断症状调查表(AWQ)、阳性与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和药物成瘾者的生命质量评定量表(QOL-DA)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常规治疗组剔除病例1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包括常规治疗组43例、电针治疗组44例。(1)治疗1周、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电针治疗组患者的AWQ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电针治疗组患者的AWQ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治疗1周、2周后及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阳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电针治疗组患者的PANSS阴性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亦降低(P<0.05),且电针治疗组患者的阳性量...  相似文献   
6.
药物滥用已成为世界上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有250万人死于酗酒,至少有1530万人有药物滥用障碍。同时,药物滥用造成家庭破碎,带来社会治安问题并传播艾滋病病毒。迄今为止,使用药物来治疗药物滥用的方法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如丁胺苯丙酮、氯苯氨丁酸和莫达非尼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控制戒断症状的治疗药物,美沙酮和丁丙诺啡则是阿片类药物依赖替代治疗的“黄金标准”。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旧0和意外管理,但由于许多药物滥用者无法长期坚持,这些疗法只起到了中等效果,其使用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最近,有氧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非药物介入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