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检测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启动的凋亡效应。方法:成功构建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HL-60白血病细胞,经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流式细胞、DNA梯形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测视黄酸处理后细胞凋亡效应的发生。结果:以一定剂量的视黄酸处理HL-60后,细胞增殖受抑,呈凋亡性变。结论:视黄酸及其依赖的融合基因表达可协同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二十碳五烯酸(EPA)是否协同视黄酸(RA)影响HL-60细胞的凋亡及相应分子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相分布以测定细胞增殖和凋亡功能;Western blot法分析bcl-2和caspase—3表达。结果 与单独应用相比,EPA和RA联合应用可增强HL-60细胞的调亡效应,以及下调节bcl—2和增强caspase-3基因表达。结论 EPA和RA联合应用对HL-60细胞凋亡的增强效应,可能与它们增强caspase-3和降低bcl—2基因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补锌等微量营养素对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补锌方法对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480名6~7岁儿童(城乡各半,男女各半)分为三组:单纯朴锌组(Zn组),不含锌的微量营养素组(M组)和锌加微量营养素组(Zn+M组)。受试儿童均摄入正常膳食,实验期间(10周)每人每天补充药丸一粒。实验于1994年春、1994年秋、1995年春和1995年秋分四次进行。结果:发现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对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补锌(P<0.05)。结论:说明复合微量营养素的补充能明显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在补锌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它营养素的均衡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医学营养治疗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对照组29例、低血糖生成指数(GI)膳食组27例、水溶性膳食纤维组29例,3组均参照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给予糖尿病膳食指导,并给予口服降糖药,低 GI 膳食组早晚餐完全用低 GI 膳食替代,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在早、晚餐时各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10 g 。干预期为1个月,干预前后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各组干预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 <0.05),低 GI 膳食组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干预后血糖波动性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低 GI 膳食组空腹血糖平均值、餐后血糖平均值、血糖平均值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低 GI 膳食组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组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膳食指导及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低 GI 膳食替代治疗或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糖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5.
"彩虹原则"起源于宝岛台湾,是台湾近年来一直推行的蔬菜水果防癌的经验.实际上,"彩虹原则"所介绍的内容是中国营养学会多年来推广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人们应分别按照"五七九"的份额(未成年人每天5份,成年女子每天7份,成年男子每天9份)摄入各种颜色的蔬菜和水果,深颜色的更好.  相似文献   
6.
Rho家族蛋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人类对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随着对肿瘤转移基因调控多阶段、多因素、多步骤理论的不断完善,对于这一复杂病理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发现并证实与肿瘤转移高度相关的基因成为当前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的热点。因为这些基因及其产物可能成为肿瘤抗转移治疗新的靶点或观察患预后的重要指标。Rho家族蛋白是Ras超家族中最早被克隆出来的蛋白,它们是一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20--25kD的三磷酸鸟苷(guanosinetriphosphate,GTP)结合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因此,习惯被称为RhoGTP酶,RhoGTP酶在细胞骨架重组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RhoGTP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和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主要从肿瘤细胞形态改变。细胞与胞外基质粘附以及细胞骨架重组等几个方面,对RhoGTP酶作用于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模拟高度对大鼠营养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模拟高度下几种微量营养状态的变化。方法:成年大白鼠按模拟实验高度发4组,采取股动脉放血致死,收集血液样品,测定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BGR-AC值)、全血转羟乙醛酶活性(TPP数应)、全血Vc、血清VE及血清微量元素Zn、Cu、Fe、Mn等。结果:随着高度的上升,大鼠全血BGR-AC值有上升趋势,0 ̄4000m差别显著,但4000 ̄8000m差别不显著。TPP效应在600  相似文献   
8.
PPAR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PAR是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 ,能被脂肪酸以及外源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 (peroxisom eproliferators,PP)激活 ,而调控参与脂类代谢的某些酶的基因表达。 PPAR的激活可能对某些细胞的生长、分化甚至凋亡有重要影响 ,PPAR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近年来有关 PPAR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洛伐他汀对MCF-7细胞pRb蛋白表达及增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萍  糜漫天  韦娜  张乾勇  周永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0):1198-1200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Lovastatin)影响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生长曲线,NBT还原实验,逆转录-PCR检测Rb mRN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Rb蛋白表达等实验技术。结果 不同剂量的Lovastatin均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并促进细胞的分化;Lovastatin处理48h和72h后Rb mRNA较未处理组细胞表达增强;处理48h后pRb蛋白表达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而72h后各处理组pRb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未处理组,且同剂量组间处理72h pR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48h的处理组。结论 Lovastatin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进程中Rb mRNA合成及其蛋白的表达,来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张乾勇 《家庭医药》2004,(11):56-56
王婆婆是大学教授,退休后与儿女分居两地,长期一个人生活,后来儿女发现她记忆力减退,顾前忘后,词不达意,不认识的人也说曾见过,到医院确诊为老年性痴呆症。从医生那里得知,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是中老年人潜伏的杀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