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建立CT图像局域PACS系统的方法。方法对于CT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实现CT图像资料的共享,诊断报告的打印,无胶片存储及管理。结果通过局域网PACS的建立,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胶片存储及资源共享,一年可节约成本20多万元,提高了效益。结论局域PACS的建立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CT增强扫描时对比剂外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扫描是通过静脉注射碘类对比剂,来提高图像的人工对比.使之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由于对比剂浓度高、用量大、给药速度快,并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刺激作用。一旦外漏对局部的影响较大.轻者局部红肿、热痛、麻木或产生水泡,重者引起皮肤组织溃烂、坏死。若发生溃烂.愈合较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院2002年5月~2004年12月强化扫描2225例,共有19例发生对比剂外漏,总发生率0.8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64例病人,男38例,女26例,均采用18G抽吸针(Cook),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活检组织送病理。结果:除3例穿刺失败外,61例均穿刺成功,有4例并发少量气胸。穿刺成功率为95%,穿刺阳性诊断率为88%,并发症发生率为6%。结论: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安全、准确、易行,在胸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固定位立式活动滤线器X线摄影架是我院1989年8月研制成功的,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经二年多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主要结构和性能该摄影架主要由底座、立柱、活动滤线器箱、暗盒悬吊器,牵引装置及测力计等组成,如图1所示。 1.牵引装置该装置采用蜗轮蜗杆自锁传递方式,测  相似文献   
5.
<正> 1977年Grue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1例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PTCA的问世,为冠心病人血运重建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冠心病治疗史上的重要进展。当时,由于器械和技术水平的限制,适应证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率约70%。八十年代,由于导管等器械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带有可控制、可移动引导钢丝的球囊导管的问世,以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PTCA的适应证扩大,成功率增加至90%~95%以上,并发症减少,PTCA作为一项重要的冠心病血管重建技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但是PTCA对某些病变如严重钙化性病变、显著偏心性和弥漫性狭窄效果不好。另外,术后3—6个月再狭窄率较高。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高频旋磨术、新鲜血栓吸引术、切割球囊等新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弥补了PTCA的不足,它们现在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2000~2010年潍坊市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根据潍坊市所辖县(市、区)妇幼保健院(站)上报的2000年1月~2010年12月孕产妇死亡原始记录及市级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情况,对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10年潍坊市出生活产数875 511例,死亡孕产妇123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4.05/10万。前5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1.10/10万,后6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8.66/10万,下降了12.44/10万,下降幅度明显。孕产妇前4位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降低潍坊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包括:加强基层医院产科质量建设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高危妊娠的识别、处理水平及转诊及时率;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率,加强孕产妇高危专案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及家庭成员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7.
多台成像设备连接到一台AGFA DRYTAR 5500干式多幅照相机上,打印出高质量的胶片,同时为医院节省了大量开支.笔者结合本院实现的例子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时的护理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中,为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显示密度的差别,扫描的同时需静脉注射造影剂作增强检查,以明确诊断。随着CT扫描速度的提高,静脉注药速度也相应提高,一般要求注药速度3—5ml/s,注射量70—100ml,因此,只有应用高压注射器才能满足上述要求,才能提供良好的时间分辨率,使断层扫描图像更加清晰。我院于2002年5月-2004年12月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增强扫描2225例,取得满意效果,其操作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CT球管小灯丝代替已断的大灯丝,延长CT球管的使用寿命。方法:拆开球管管套更改灯丝接线,抽真空后安装调试。结果:11只球管10只获得成功,成功率达90.9%。结论:使用单焦点CT机球管大灯丝断后小灯丝完全可以代替。  相似文献   
10.
CT增强扫描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月~2005年11月,我们对2225例行CT增强扫描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25例,男1142例,女1083例,5~80岁,平均54.3岁。焦虑心理者467例,猜疑心理者314例,考虑经济状况而致忧虑者174例。2心理特点①焦虑: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了解,而护士未能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