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检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超声引导下穿刺的乳腺组织进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得到病理学诊断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BIOPINCE穿刺活检枪,超声引导下对31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病灶的组织穿刺,并即刻将获取标本行冰冻切片检查。结果 30例患者给出明确诊断,1例诊断不确定,诊断准确率为96.8%;自穿刺开始到得出病理学诊断,所需平均时间为56.3min。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组织冰冻切片检查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快捷,微创,无明显疤痕,患者乐意接受,且勿须增加新设备等优势,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应注意使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我们尝试在超声影像引导下 ,以自动活检枪穿刺、获取乳房病变组织 ,并将获取标本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现将临床开展情况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3月 ,用自动活检枪对 2 2例女性乳房疾病患者行超声引导下乳房穿刺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患者平均年龄 34 7岁 ,既往均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部分还做过近红外光扫描、钼靶X线、乳房导管造影、CT、MRI中的 1~ 2项检查 ,甚至有 2例做了PET检查。二、活检方法据病变部位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超声下选定距离病变最短的进针方向和角度 ,体表做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卵巢未成熟卵泡抽吸后电凝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穹隆穿刺,卵巢未成熟卵泡抽吸后电凝打孔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TE);观察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血清LH、TTE、LH/FSH值降低,FSH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排卵率为73.7%、妊娠率为57.9%。结论该电凝术治疗PCOS不孕症具有妊娠率高,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克罗米芬(CC)治疗PCOS失败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ammotome手术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发现乳腺肿物残留病灶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术前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物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ammotome手术,肿物旋切完毕后,往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发现可疑残留病灶后切除并单独送检病理.结果 108例患者共切除246个乳腺肿块,往手术残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后共发现了可疑残留病灶29个,病理证实残留25个.术后3个月、6个月后超声复查,手术区域均未发现复发病例.该方式使Mammotome手术肿块完全切除率由89.8%0增加到100%.结论 Mammotome手术残腔灌注生理盐水有助于发现残留病灶,引导肿块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管内窥镜与高频超声在乳头状瘤术前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有母乳喂养需求的7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美蓝定位法或乳管扩张器定位法手术,研究组40例采用乳管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进行肿瘤手术,比较乳管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与传统定位法的误诊率,观察和比较患者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比较,研究组误诊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4.24%),术后研究组10例、对照组8例正常哺乳,乳汁分泌正常率分别为90.00%和37.50%。结论乳管内窥镜联合高频超声定位法比传统的定位法在乳腺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治疗中具有更优势的效果,不仅能够减少手术损伤、获得准确定位,还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哺乳期妇女正常产奶的愿望,并保持乳房对称与完好曲线,适合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介导下两种穿刺路径对于肝肾包膜下囊肿的抽液疗效。方法将129例肝肾包膜下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及传统组,于超声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吸术。改良组将穿刺路径定于囊腔偏心侧靠近肝肾实质处,传统组将穿刺路径定于囊腔中心处,比较两组的囊液抽吸率及安全性。结果改良组63例,抽吸完全56例(56/63,88.89%),7例有残液,残液量13~34ml,抽吸率为78.3%~100%。传统组66例,抽吸完全51例(51/66,77.27%),15例有残液,残液量18~57ml,抽吸率为60.8%~100%。改良组囊液抽吸完全例数及抽吸率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操作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传统组中3例行抽液时针尖脱落在外,无法进行硬化治疗。结论改良的穿刺路径更适用于肝肾包膜下囊肿,对于抽吸更多的囊液及进一步硬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CEUS-FNAC),于术前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早期乳腺癌122例,术前行经皮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并行细胞学检查,术中行单纯染料法或联合同位素方法定位、定性SLN,术后以石蜡病理为标准,对比术前细胞学结果。结果 122例病人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转移28例,未转移94例;CEUS-FNAC方法检测到SLN转移20例,未转移103例;CEUS-FNAC的检出率为100%,判断SLN是否转移的灵敏度71.43%,特异性100%,准确度93.44%,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2.16%,P值为0.000,Kappa值为0.794。结论术前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获得的细胞病理学结果,和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CEUS-FNAC方法可以用于术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定位、超声造影定位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行超声弹性成像定位活检,B组行超声造影定位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性。结果A、B组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位比弹性成像定位引导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减少穿刺次数、手术活检风险及假阴性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评价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术后心脏结构及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二尖瓣置换术组25例,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ESD)、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肺动脉压力(PPA),比较各组间以上各项测量值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MVRP组EF、FS值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VR组EF、FS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RP组EDD、SED、LAD及PPA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1),MVR组EDD、SED、LAD及PP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EDD、SED、LAD、EF及FS值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与切除瓣下结构的传统MVR比较,术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输卵管积水方面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技术在诊断输卵管积水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4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8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进行传统的二维经腹扫查和经阴道扫查,常规二维经阴道超声仔细扫查卵巢周围,当探及卵巢旁腊肠样或串珠样无回声,开启三维表面重建及能量多普勒重建扫描程序,进行容积扫查。结栗68例后经手术或造影证实的病例中43例为双侧榆卵管积水,35例为单侧积水。阴道三维诊断率为94.6%(35/37),阴道二维超声诊断率为86.5%(58/67)。结论较二维超声,阴道三维超声的适当应用能更全面立体的提供输卵管积水空间结构,更清晰的显示的内部回声信息及周围脏器的比邻关系,对输卵管积水的定性帮助较大,其不仅降低了扫差难度,而且降低了诊断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