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饮水添加不同水平硼对大鼠肾上腺的平均质量、器官指数及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192只(28±2)天清洁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40、80、160、320和640mg/L硼染毒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染毒组饮水添加硼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试验期60天。分别于试验的第30天和60天每组随机取鼠16只,雌雄各8只,解剖取肾上腺称重并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及嗜铬细胞特染,显微观察与摄影。结果试验30天各染毒组雄鼠的肾上腺平均质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60天640mg/L染毒组雄鼠的肾上腺器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mg/L染毒组肾上腺组织结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髓质细胞内嗜铬颗粒明显增多;80~640mg/L染毒组肾上腺可见不同程度病理组织学变化,病变程度随硼添加量增大而趋于严重;比较观察发现,肾上腺髓质细胞的损伤先于皮质出现,雄鼠的病变较雌鼠明显。结论饮水添加硼40mg/L对大鼠肾上腺的组织结构有较明显改善作用;添加80~640mg/L硼对肾上腺组织结构则有不同程度损伤,甚至有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偏钒酸铵对大鼠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偏钒酸铵对SD大鼠空肠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12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偏钒酸铵高剂量(60mg/L)、中剂量(40mg/L)、低剂量(20mg/L)染毒组和对照组(蒸馏水),每组28只,雌雄各半,自由饮水染毒,连续染毒8周。于染毒第4、8周,测量空肠绒毛的长度、肠腺深度及肠壁厚度,计算绒毛长度与肠腺深度的比值,并观察空肠病理组织结构。结果随偏钒酸铵染毒剂量的增加,SD大鼠体重以及空肠绒毛长度、肠腺深度和肠壁厚度呈下降趋势,绒毛长度与肠腺深度的比值较低,差异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偏钒酸铵可使空肠绒毛上皮细胞脱落,微绒毛损伤、变短并脱落,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结构破坏。结论偏钒酸铵钒对SD大鼠空肠黏膜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偏钒酸铵对大鼠睾丸和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偏钒酸铵对大鼠睾丸和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取体质量均在(60±10)g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在饮水中添加偏钒酸铵20、40、60 mg/kg,对照组饮饲蒸馏水.于饮饲后第4、8周时,每组取6只,断脊处死后取睾丸和肾脏标本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摄影.结果 饮饲不同剂量的偏钒酸铵,可见曲细精管中精子密度随剂量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20 mg/kg剂量组对睾丸的组织结构影响不显著,60 mg/kg组曲细精管中精子密度明显减少,曲细精管管壁受损.饮饲20 mg/kg偏钒酸铵组肾小体血管球及壁层内皮细胞肿胀,肾小囊腔变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小.40、60 mg/kg剂量组肾小体血管球萎缩、破损、坏死,管腔内有脱落的刷状缘.结论 偏钒酸铵可使sD大鼠曲细精管管壁受损,对其肾脏组织结构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偏钒酸铵对大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钒对大鼠肝脏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清洁级健康 SD 大鼠1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蒸馏水)和偏钒酸铵10、20、40、60 mg/L 染毒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自由饮水染毒,染毒10周。每天两次观察大鼠活动、摄食和饮水情况,于第2、6、10周,取各剂量组大鼠6只,称量体重和肝脏重量,计算肝脏系数,并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大鼠体重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肝脏系数呈上升趋势;且雌雄大鼠表现一致。染毒第2周大鼠活动、采食及饮水量减少,被毛粗乱无光泽,常簇聚;至第10周时,大鼠基本不活动,被毛凌乱、疏松并出现死亡情况。10、20、40mg/L 组肝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正常,线粒体嵴清晰,内质网数量多;60mg/L 组肝脏受损伤较大,粗面内质网基本消失,肝细胞的胞浆内开始出现大面积的水肿现象,线粒体虽然存在但数量很少。结论低剂量偏钒酸铵对大鼠肝细胞基本无影响,而高剂量偏钒酸铵对肝细胞结构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钒对大白鼠肝脏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饮水中添加钒的适宜剂量和中毒剂量。方法:将试验大白鼠分成5组,每千克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钒(0、10、20、406、0 mg/kg),于饮饲后第2、4、6、8、10周时断脊处死,取肝脏称重并用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显微摄影。结果:饮饲10、20、40 mg/kg钒,可见大白鼠肝脏重量较对照组增加,以试验Ⅱ组肝脏增重显著(P<0.05),试验Ⅳ组较对照组重量减轻;显微观察可见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肝脏组织结构清晰,肝细胞大而圆,试验Ⅲ组肝细胞有脱落现象且轻度水肿。试验Ⅳ组肝脏重量与同一周对照组相比轻,肝细胞界限不清晰且水肿、颗粒及脂肪变性严重。结论:大白鼠饮水中添加40 mg/kg以下剂量的钒对大白鼠是安全的,饮饲60 mg/kg钒对大白鼠肝脏有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效果,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十四五”期间血防健教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3个省抽取流行区中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得分情况,计算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结果    共收集学生有效问卷 586 份,满分率为73.5%,不及格率为0.7%,平均分为96.4±8.0。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为95.7%,血防行为正确率为98.2%;男、女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5.2% vs. 96.3%)和行为正确率(97.5% vs. 98.9%)的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973、8.101,P均<0.05);同时初中生、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98.9% vs. 92.6%)和行为正确率(99.2% vs. 97.1%)差异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99.451、18.443,P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血防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但不同性别和年级存在差距,今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流行区整体人群防护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7.
中药富硒酵母对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机硒对动物胸腺和腔上囊的平均重量、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发育的影响。方法:取1日龄闽中麻鸡396羽,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富硒酵母2、34、g/kg,试验期49 d。每周末各组随机取鸡6羽,称重后处死取胸腺和腔上囊,称重,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摄影。结果:B、C、D组的胸腺和腔上囊平均质量和器官指数均高于A组,部分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D组鸡胸腺小叶增大,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减少;C组腔上囊皱襞发达,腔上囊小结体积较大,皮质较厚,退化迟缓。结论:在动物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药富硒酵母能够促进动物胸腺和腔上囊的发育。添加0.201 mg/kg有机硒对腔上囊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0.268 mg/kg的有机硒对胸腺的发育有促进作用,延缓胸腺的退化。  相似文献   
8.
黄芩苷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黄芩苷各组分别按0.25、0.50、1.00g·kg-1剂量给小鼠皮下注射黄芩苷注射液,其余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6天,末次给药后2小时,除正常组外,各组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24小时后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取肝组织制片,电镜观察肝组织结构(主要线粒体和内质网)的变化。结果:黄芩苷各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中ALT活性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受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小鼠皮下注射黄芩苷对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新时期我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的机理和生态服务价值,全面梳理了我国林业血防工程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林业血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和新时期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