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治疗晚期胃癌已有多种联合化疗方案,最常用的FAM方案,其疗效约为30%。自1990年Wilke等推出的ELF方案,(Vp—16,Leucovorin,5-FU)将胃癌治疗的有效率提高到53%。由于Vp-16是疗程依赖性药物,长时间低剂量口服给药可提高其疗效。我们1996—01/1999—06应用口服Vp-16的ELF方案治疗35例晚期胃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人发热性疾病的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收集中关村医院2009-01—2010-11收治的以发热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符合发热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者55例,其中感染性疾病30例、恶性肿瘤19倒、风湿性疾病3例、其他疾病3例。结论老年人发热性疾病由于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感染性疾病仍然是老年人主要的发热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全身进行抗过敏治疗,药疹创面外涂MEBO治疗,每间隔3h或4h换药1次.结果12例患者的重症药疹皮损均于2周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0d±3d,未发生继发感染.结论MEBO治疗重症药疹疗程短,痛苦轻.  相似文献   
4.
薛侃  朱萍  孙云  周宓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22-123
目的为了解青少年血清脂蛋白[Lp(a)]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变化.尽早发现青少年中血清高[Lp(a)]和高LDL-C潜在危险因素,以期有效地预防早发性心脑血管疾病.方法 Lp(a)采用酶免疫比浊法、LDL-C采用抗原抗体直接测定法.用HITACH 71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结果在1 220名被检学生中Lp(a)和LDL-C均在合适水平的占82%(1 027/1 220),11%的学生(134/1 220)Lp(a)>200 mg/L,5%(61/1 220)Lp(a)>300 mg/L,10%(124/1 220)LDL-C>2.85 mmol/L,5%(68/1 220)的学生LDL-C>3.4 mmol/L,4%(49/1 220)的学生Lp(a)>300 mg/L同时LDL-C>3.4 mmol/L.结论 Lp(a)和LDL-C被认为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若高Lp(a)和高LDL-C同时发生,其相对危险性可增加6倍.实验测得约17%的学生不同程度伴有血清Lp(a)或LDL-C含量升高.显示潜在的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性疾病的危险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高校机房是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的重要场所,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管理好机房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本文将高校内机房的传统管理方式和社会化管理方式作比较,分析社会化管理方式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各参数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中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和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联合单药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应用回生口服液联合单药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8例,并与同期同步放化疗47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近期疗效、体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CR、SD、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出现2级及以上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和贫血的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单药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效减毒等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放射治疗调强计划在剂量归一后,展开计算多叶光栅(Muli-leaf Collimator,MLC)运动的剂量验证通过率与不计算的剂量验证通过率,初步探究标准的剂量归一方式。方法选取15例肺癌调强计划进行分类设计,按照处方剂量达到95%体积的标准,每例调强计划从2.1%到16%不等提量到标准处方进行剂量归一,将归一后是否展开计算MLC运动的计划分别在EPID上进行剂量验证,将验证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1%/1 mmγ通过率标准,两种不同调强计划验证结果平均值分别为(73.92±3.16)%和(75.61±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采用2%/2 mmγ通过率标准,两种不同调强计划验证结果平均值分别为94.63±4.17和95.40±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0.05)。结论放疗调强计划剂量归一后,展开计算MLC运动的验证结果优于直接治疗计划的验证结果,所以调强计划经剂量归一后,应展开计算MLC运动后再执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PET/CT定位指导下的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化疗和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放疗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放疗中心收治的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ET/CT定位指导下IMRT同步化疗组(实验组)30例,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组(对照组)38例,放疗总剂量达到60 Gy,共6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3,P〈0.05)。实验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6%、53.3%,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8%、4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近期疗效和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的优势,而其对生存率的影响,将需待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