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水中步行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术后6周时给予水中步行训练,两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6周、术后12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本体感觉测试.结果 经水中步行训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周,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膝关节主动复位误差角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水中步行训练可更好的提高膝关节的功能及本体感觉,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LAM)治疗过程中出现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的突变模式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住院或感染科门诊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LAM耐药患者进行HBV聚合酶基因测序,回顾性分析LAM耐药时HBV聚合酶基因的不同突变模式及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215例患者诊断为LAM耐药,192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6.25±1.31(log10拷贝/ml),ALT中位水平为75U/L(19~821U/L),72.4%(139/192)的患者出现ALT升高、肝炎发作.99.0%(190/192)的患者存在YMDD基序突变,其中4种主要突变类型是:rtM204I(33.9%),rtL180M rttM204V(26.0%),rtLl80M rtM204I(21.9%)rtV173L rtL180M rtM204V(11.5%).与rtM204I相比,rtM204V多以联合rtL180M突变的形式存在(P<0.05).LAM耐药时,4种突变类型患者的血清HBVDNA、ALT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YMDD基序突变是LAM耐药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的主要模式,LAM耐药后患者临床病情轻重可能与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评价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 115例NAFLD患者与135例对照者,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并对血脂、血糖、体质指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AFLD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80±0.23 nMn对0.57±0.19 mm P<0.01),其斑块检出率(54.8%)明显高于对照组(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患者的腰围、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谷丙转氨酶、谷氨酸转肽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应变量,先后入选的变量有脂肪肝(OR=5.6)、年龄(OR=4.9).结论 可以认为NAFLD患者具有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高风险,应及时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治疗率及控制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 ,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能不同程度地逆转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为了解老年糖尿病治疗及控制情况 ,我们对 48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WHO(1985 )诊断标准 ,对 1998~ 2 0 0 1年来我院疗养 485例≥ 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糖尿病诊断史、治疗情况及与糖尿病有关的生活方式及知识 ,并于入院后 3d内使用微柱法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本组男 2 60例 ,女 2 2 5例 ,年龄 60~ 81岁 (平均 68± 5 .1岁 )。发现糖尿病的途径 :健康体检发现 5 0 .3…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海勤人员的临床症状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海勤人员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物理因子治疗及常规体能训练,观察组采取物理因子治疗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人员通过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并测定腹背肌耐力.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人员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人员的腹背肌耐力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人员腹背肌耐力提高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腹背肌耐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显著减轻海勤人员的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及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存活患者中约70%~80%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脑卒中患者遗留的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力弱、自主运动控制的丧失、痉挛、深感觉异常等,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下肢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先珊 《健康人生》2016,(10):30-31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但随着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在逐步年轻化.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长时间颈部处于一个姿势、伏案工作、操作电脑、低头看手机、高枕等易造成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退变.临床上,颈椎病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属”,青年工作者甚至是学生都有出现颈椎病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早期综合康复干预颅脑外伤(TBI)的多中心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多中心TBI患者321例,按中心分层区组随机法,将321例TB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1、2、3、4、5、6、7和8组。8组患者均在手术、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康复1、2、3和4组康复介入时间为TBI后3~14d,康复5、6、7和8组康复介入时间为TBI后15~30d;康复1、2、5和6组的综合康复干预频率为每日1次,康复3、4、7和8组为每日2次;康复1、3、5和7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康复2、4、6和8组无高压氧治疗。于入院后康复治疗前和治疗1、2和3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8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运动功能,并对其计量资料进行2×2×2×4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结果8组TBI患者康复治疗后第1、2、3个月的MBI、MMSE、FIM、FMA的各项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均以治疗3个月后评分最高,与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组TBI患者MBI、MMSE、FIM、FMA平均值经比较后发现,以康复3组疗效最佳(P<0.05)。经析因分析发现,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治疗频度、高压氧治疗以及治疗持续时间四因素均对患者的MBI、MMSE、FIM、FMA评分有显著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MBI、FIM、FMA评分在介入时机与治疗频度以及介入时机、治疗频度和高压氧治疗之间均有交叉效应(P<0.05),MMSE评分在介入时机和高压氧治疗之间有交叉效应(P<0.01)。 结论早期适量提高康复训练的频率并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为显著地改善TB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运动功能,促进其机体功能的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种步行矫形器对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21例,根据装配矫形器类型,将21例患者分为互助式步行矫形器(WO)组(11例)和膝踝足矫形器(KAFO)组(10例)。2组患者矫形器装配前均进行8周规范的综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矫形器装配后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6周。分别于矫形器装配时(装配前)和装配后训练6周结束时(装配后),对2组患者的行走能力、ADL能力及其功能独立性进行评定。行走能力评定由治疗师进行限时的步行功能检查,包括6min步行距离和10m步行时间,分别测试2组患者独立单次连续行走的距离及行走时间;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ADL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患者步行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 结果装配矫形器经6周的综合康复治疗后,2组患者均可利用助行器实现独立站立和平地上步行,2组患者装配后的6min步行距离和10m步行时间均较组内装配前有明显提高(P<0.01);装配后,WO组和KAFO组的6min步行距离分别为(75.21±9.23)m和(65.48±8.62)m;10m步行时间分别为(53.13±5.61)s和(60.20±6.60)s,组间比较WO组明显优于KAFO组(P<0.05)。矫形器装配后经过6周的综合康复治疗,2组患者的MBI和FIM评分均较组内装配前有明显提高(P<0.05);装配后,WO组和KAFO组的MBI评分分别为(75.21±18.23)和(71.48±16.62)分,FIM评分分别为(82.13±12.61)和(80.20±10.60)分,矫形器装配前、后2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2种步行矫形器均能改善胸腰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ADL能力和步行能力,且装配WO对提高患者步行能力方面优于KAF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