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在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头孢他啶4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12h/次);观察组在静脉滴注头孢他啶的同时加用沐舒坦,〈2岁7.5mg/次,2次/d,2~6岁7.5mg/次,3次/d(8h/次),≥7岁15mg/次,2次/d。缓慢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头孢他啶联合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潮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0月本院儿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653例采用无菌负压吸引法采集新鲜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抗体。结果:1653例患儿中病原检测阳性1067例,病毒感染184例,细菌感染617例,支原体感染172例,嗜肺军团菌感染100例,衣原体感染53例,Q热立克次体感染13例,混合感染245例。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45.11%),细菌则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40.15%),其次为肺炎链球菌(18.81%)和卡他莫拉菌(16.54%)。结论:潮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是细菌,其次是支原体、病毒、衣原体。各病原的治疗原则各不相同,因此早期明确病原学诊断具有显著意义,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其中〈3岁者11例,4-6岁者18例,7-12岁者23例;选取正常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3岁者8例,4-6岁者16例,7-12岁者20例。两组儿童均进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为(152.78±48.95)U/mL;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为(25.62±6.49)U/mL,观察组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哮喘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很高,尤其7-1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所以尘螨过敏原是诱发小儿哮喘的重要因素,通过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查有助于发现尘螨过敏原,对防治由尘螨过敏原诱发小儿哮喘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析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入选呼吸衰竭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后48h的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参数变化、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呼吸衰竭进行纳洛酮与氨茶碱联合治疗,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显著,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进行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激素、氨茶碱、抗感染、止咳化痰、氧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1.0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0.5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24 h、72 h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 h、72 h后临床表现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24h、72h临床表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患者进行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能有效控制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在小儿哮喘诊断与防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2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其中3岁者11例,4~6岁者18例,7~12岁者23例;选取正常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3岁者8例,4~6岁者16例,7~12岁者20例。两组儿童均进行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测,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为(152.78±48.95)U/mL;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为(25.62±6.49)U/mL,观察组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哮喘患儿的血清尘螨特异性IgE阳性率很高,尤其7~1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所以尘螨过敏原是诱发小儿哮喘的重要因素,通过血清尘螨特异性IgE检查有助于发现尘螨过敏原,对防治由尘螨过敏原诱发小儿哮喘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和同期健康婴幼儿各296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逐步前进法Logi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与母亲孕期因素(妊娠剧吐、孕期被动吸烟、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新生儿期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病理性黄疸、母乳喂养、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均有关(P〈005),而与母亲孕期因素(饲养宠物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和新生儿期因素(患儿性别、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无关(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病理性黄疸、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孕期被动抽烟是婴幼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病理性黄疸、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孕期被动抽烟是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2~6岁为4mg/d,6~13岁为5mg/d,睡前口服)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15例;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后疗效更优(P〈0.05)。结论白三烯受体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患儿血钠、钾、钙、镁、氯、糖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并初步探讨小儿血电解质的变化与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40例高热惊厥组患儿、40例高热无惊厥组患儿和40例正常儿童的血钠、钾、钙、镁、氯、糖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高热惊厥组患儿的血钠、血钙及血镁的水平明显低于高热无惊厥组患儿组和正常儿组(P<0.05);高热无惊厥组患儿组和正常儿组的血钠、血钙及血镁的水平无明显差异.②高热惊厥组患儿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高热无惊厥组患儿组和正常儿组(P<0.05);高热无惊厥组患儿组和正常儿组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③三组患儿的血氯、血钾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可能是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要诱发因素或直接原因之一,维持小儿的电解质平衡对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