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常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的运转状况,为完善监测系统的各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常州市AFP监测系统2004年至2011年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该市AFP监测指标各年均达到卫生部的要求,报告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疫苗服苗史为88.31%.AFP阳性标本中以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PEV)为主.在脊髓灰质炎灰病毒中Ⅱ型为该市主要型别.结论 常州市各项AFP监测指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重视流动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不同性取向(Gay和Bi)的人口学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常州MSM的主要活动场所和互联网等,通过滚雪球法招募MSM。经问卷调查收集MSM人口学及行为等特征信息,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IV和梅毒抗体。结果在调查的264名对象中,性取向为同性恋(Gay)和双性恋者(Bi)分别为41.7%和58.3%。在近6个月中,Gay和Bi与女性发生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0.0%和4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江苏省户籍、近1年未检测过艾滋病病毒(HIV)、近6个月无异性性行为,是未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结论 Gay和Bi中拥有很高比例的女性性伴,同时存在传播HIV的高危行为,故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减少HIV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常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现行麻疹控制策略效果。方法:对常州市2003~2004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的分析,包括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析。结果:2003~2004年常州市的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69/10万,以高度散发为主。发病集中在1~5月,占全年发病数的90.60%。0~8月龄和成人(≥18岁)为高发年龄段,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2.22%和39.32%;流动人口发病占总发病数的49.57%。结论:应考虑在拟结婚前的人群中,开展MV(麻疹疫苗)或MMR(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的预防接种,缓解麻疹发病年龄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免疫接种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州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常州市2003年至2007年27例狂犬病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1:4配比的方法,选取与病例组性别相同,年龄±2岁并具有同源暴露史的健康存活者为对照组,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狂犬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动物主动伤人(OR=5.148,95%CI:0.357-79.787)、中度以上伤口(OR=4.810,95%CI:0.347~67.950)、伤口处理不及时(OR=4.480,95%CI:0.298~43.003)、未接种狂犬病疫苗(0R=63.960,95%CI:3.987~110.761)等因素与狂犬病的发生成正相关。结论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未进行正规处理、大面积深度伤口、伤口位置靠近中枢神经是动物伤后狂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狂犬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动物致伤暴露后伤口正规处理、狂犬病疫苗接种等防治措施,可控制和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0~7月龄儿童中麻疹易感因素,探索可能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方法选取常州市范围内在2009-2013年发病的0~7月龄儿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就病例和对照的发病与就诊情况、可能的暴露史、居住地和旅行史、既往麻疹患病史、卫生服务情况、社会人口学和经济学信息等内容进行入户个案访谈调查。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7~21 d医院暴露史(OR=8.976,OR95%CI=4.087~19.713)、尤其是地市级(OR=8.00,OR95%CI=2.14~29.85)和县区级(OR=6.33,OR95%CI=1.81~22.11)医院暴露史以及病人接触史(OR=11.4,OR95%CI=1.207~107.653)是0~7月龄儿童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传染源的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开展育龄妇女、流动人口等成人强化免疫是目前消除0~7月龄儿童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常州市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常州市3个县(区)的1~7岁流动儿童五苗接种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郊区流动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低于90%,多因素分析显示,流动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与现居地性质、户籍地、儿童出生场所、家庭人均年收入、母亲工作性质、家长对预防接种认识、预防接种通知方式、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等因素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不容乐观,应加大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加强郊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RIMA模型预测常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对常州市2002—2010年乙型肝炎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拟合,对2011年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预测验证,并对2012年月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最佳拟合模型为ARIMA(2,1,0)(1,1,0)12;2011年乙型肝炎发病率预测结果和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3.55%。结论 ARIMA模型可用于常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预测,其短期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常州市2004~2009年麻疹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该地区麻疹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收集2004~2009年麻疹疫情资料和麻疹监测确诊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常州市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呈现麻疹高发病率的现象。麻疹发病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特点,3~5月份的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4.92%。﹤15岁年龄段为麻疹高发年龄,占调查总病例数的66.36%,﹥20岁的成人麻疹病例占26.39%。流动人口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4.5%。[结论]流动人口成为经济发达地区麻疹发病的主要人群,继续深入加强麻疹强化免疫和应急免疫工作,建议育龄妇女开展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分别对常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根据2001—2010年的月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通过比较2011年实际发病率和模型预测发病率间的相对误差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准确性高的模型预测2012—2013年伤寒副伤寒的年发病率。结果 GM(1,1)模型对伤寒副伤寒的年发病率预测准确率较高。2012年和2013年伤寒副伤寒预测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52/105和2.33/105。结论对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的预测,应同时拟合几种模型,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型。  相似文献   
10.
社会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治的前沿阵地之一,但目前社会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治管理中尚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给传染病的发生、传播与流行造成了隐患。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办医事业不断兴起,规范社会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为此,我市在规范社会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上做了些探索,已取得一些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