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 1996年 6月~ 2 0 0 2年 5月经卫生部审查的 5 0 0 0余种保健食品生产和开发、安全与功能质量现状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保健食品亟待加强管理 ,以保证其具有相应的功能以及消费者的食用安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制定保健食品产品标准及其功效成分检验方法是必需的。由于保健食品所用原料 ,配方 ,生产工艺的复杂性 ,使其具有与传统食品截然不同的特点 ,因此制定保健食品的标准大大复杂于传统食品 ,那么制定保健食品的标准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呢 ?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的现状 ,提出一些建议 ,与同仁商榷。1 制定保健食品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食品中重要食源性病原菌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主要食品中弯曲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157大肠杆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预警和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5个地区抽检生畜(禽)肉、水产品、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5类食物样品共929份,依据国标法和特定新方法,运用API卡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从929份样品中共检出180株病原菌,总检出率为19.4%,其中弯曲杆菌17株,检出率9.0%,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30株,检出率14.0%,O157大肠杆菌17株,检出率2.5%,沙门菌5株,检出率0.7%,副溶血性弧菌11株,检出率5.7%;5类食品中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是水产品(35.8%),其次为生畜(禽)肉(26.1%),第3为熟肉制品(9.4%)。[结论]四川地区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畜(禽)肉是主要的污染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在冷冻(藏)禽肉和水产品中污染严重,分别为47.5%和28.5%,在直接入口的熟肉制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率达到8.8%。应进一步加强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生物强化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通过生物强化技术培育的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儿童维生素A营养的改善作用,探讨解决人群维生素A缺乏的新途径。方法抽取四川省某县2个乡111名3~10岁维生素A缺乏和边缘性缺乏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血清维生素A水平随机分为干预组(n=56)和对照组(n=55),干预组每人每日食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110g,β-胡萝卜素含量为52.8μg/g),对照组食用等量当地普通甘薯(β-胡萝卜素含量为2.3μg/g),干预期56d;干预前后分别对受试者进行24h膳食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清维生素A含量,干预期间记录儿童膳食和患病情况。结果最终样本量为98人(干预组49人,对照组49人);干预期间儿童膳食和疾病情况无明显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117μg/L)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58μg/L)(P<0.01);维生素A缺乏改善率干预组(63.3%)明显高于对照组(42.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强化高β-胡萝卜素甘薯能明显改善维生素A缺乏儿童的营养状况,这可能成为解决儿童维生素A缺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防治维生素A缺乏病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在4所乡镇中心小学和村小学,以维生素A缺乏(含边缘性缺乏)的142名3~12岁农村儿童作为试验对象,按均衡原则配对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2人,对照组70人。干预组采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对照组采用普通甘薯,干预时间各为50d。结果经过50d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缺乏率明显下降,对照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没有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P<0.01);干预组干预前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68.1%,干预组干预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结论食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可以防治儿童维生素A缺乏,降低儿童维生素A缺乏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近年四川省毒蕈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至1993年以来已造成140余人死亡.2001年6月11日~7月3日,四川省某县6乡镇连续发生了13起村民误食毒蕈所致的中毒事件,39人中毒,其中7人死亡,病死率高达19.4%.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和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大米和小麦两种主粮中杂色曲霉菌(A.v)和杂色曲霉素(ST)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在大米和小麦中,A.v污染率分别为5.5%和10.5%;ST污染率为53.4%和65.8%;ST平均含量为15.5μg/kg和58.6μg/kg。对不同地区和不同贮藏期粮食进行分析,A.v检出率越高,粮食中ST污染率和含量越高;贮藏期延长,A.v和ST检出率及ST含量增高。实验产毒表明所有A.v菌株均能产生ST,平均产毒量达7190.2μg/kg,证实A.v是ST形成的主要菌种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物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毅  赵年华  罗静  兰真  吴婷  颜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44-1246
[目的]了解、分析四川省食品中铅、镉、汞、铝等金属的污染状况,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四川省10个城市对11种食品690份进行铅、镉、汞、铝污染状况监测。[结果]食品中铅、镉、汞、铝含量的合格率分别为:97.74%,93.10%,92.14%,66%。[结论]四川省食品中金属污染的情况较普遍,部分食品存在金属超标现象,尤其油炸面制食品中铝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对此应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婴幼儿辅食营养补充品(营养包)对6~24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干预,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减少婴幼儿疾病发生情况,改善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状况.探讨运用营养包改善婴幼儿健康的有效机制.方法 采用营养包对项目县6~24月龄婴幼儿进行营养补充,实施营养宣教.项目干预周期18个月.对象为汶川、理县、茂县、青川与彭州(9个乡镇)6 ~24月龄的婴幼儿,共计8 700人.并选择了彭州与青川县进行营养包生物学监测,每县目标人群人数应对300名6~24个月婴幼儿进行监测,抽样方法以PPS的方式在干预的人群中来选择儿童,监测项目包括:身长、体重、血红蛋白.并对其中120人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每6个月进行1次生物学监测,直至食用营养包18个月后进行末次监测,共4次.结果 从四川省5个县的营养包发放与依从情况来看,发放与依从率较好,发放率为93.52%,依从率为96.72%.第1次生物学监测(2010-05),两县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都较高,11.99%,低体重为4.4%,消瘦为1.52%,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44.31%.第2次生物学监测(2010-11),其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与第1次监测相比变化不大,但贫血率有明显的下降,由44.31%下降到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5,P<0.01).结论 汶川地震灾区婴幼儿营养改善项目降低了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改善了项目区5个县婴幼儿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1979年6至10月,四川省永川县发生422例不明原因的“周围神经炎”,病例发生在该县的临江、梓橦和龙云三个区,其中以临江为主。根据当时调查资料,该病与感染、营养缺乏和代谢障碍无关。当地1979年雨水多、温度偏低、湿度大和日照少,致使收获的小麦色泽不佳,尤其病区的小麦略带灰黑色,无光泽,霉变现象,样品经中  相似文献   
10.
四川六类食物的铅含量及居民铅摄入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林玲  赵承礼  兰真  向仕学 《现代预防医学》2000,27(4):455-455,474
1994~1996年对我省六类食品中的铅含量进行了调查,在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及川中地区农贸市场随机抽取食品230件,调查结果表明,各类食品的合格率,奶类为80%,粮食为91.4%,肉类及蛋类为96.8%,蔬菜为97.4%,鱼类为100%。四川居民每人每日从六类食品中铅的摄入量为153.72μ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