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15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3例,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缺损20例。视伤口污染情况决定是否一期或二期行指动脉皮瓣修复术。病例资料:掌侧软组织缺损共33例,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15~52岁。电锯伤8例,挤压伤及砸伤18例,切割伤7例。示指缺损18例,中指11例,环指4例。患指均残留部分或全部甲基质和甲床。指端皮肤缺损13例为患指远节1/3,20例为整个远侧指腹加患指中节的远1/3皮肤缺损。结果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无感染。术后随访1年后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组指端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无明显瘢痕挛缩,无明显触痛且皮瓣耐寒、耐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组外形早期臃肿,皮瓣供区植皮处有明显瘢痕及色素沉着。皮瓣两点辨别觉达4~6mm。患者均可继续以前的工作,对手指修复后的外形及感觉均较满意。结论对于指端软组织缺损可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或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于直径小于2cm的创面,带感觉的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且皮瓣不臃肿,术后不易发生静脉危象;对于直径大于2cm的创面,需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2.
日本终于许可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在临床上应用。今后,临床实际中使用rt-PA时,必须保证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的正确性。但是,与脑卒中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很多,为了能够正确地诊断,有必要充分了解那些容易和超急性期脑梗塞相混淆的疾病或病态。  相似文献   
3.
4.
不同临床和病理分型对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临床和病理分型与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总结1993年至200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98例病例资料。结果临床分型Ⅰ型34例,Ⅱ型60例,Ⅲa型27例,Ⅲb型33例,Ⅳ型19例,Ⅴa型6例。Ⅴb型19例。病理高分化腺癌35例,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54例,三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5、11、5.5个月;病理切缘阴性者与切缘阳性者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手术并发症出现率41.4%,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据临床分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病理切缘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围手术期正确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化痰散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瑜修 《广西医学》1997,19(5):891-893
化痰散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广西中医学院廖瑜修笔者自1986~1995年在本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以化痰散结治则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简称治疗组),并设单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简称对照组),临床上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ING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粘膜中p33^ING1b的表达情况。结果 p33^ING1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1.2%(21/51)。远低于在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率100%(15/15)。结论 ING1是抑癌基因,其蛋白产物p33^ING1b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神经浸润的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总结伴神经浸润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探讨伴神经浸润的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法及远期存活率。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311例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组89例、无神经浸润组222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浸润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一种重要转移方式。伴神经浸润组的89例肝门部胆管癌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65.59%、22.71%、14.83%,无神经浸润组的2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0.62%、35.14%、24.98%,无神经浸润组存活率明显高于神经浸润组(P=0.037)。结论肿瘤的分化程度、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切除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式。伴神经浸润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预后较差,远期疗效仍无显著改善,根治性切除术可望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单向中频电加助透液防治瘢痕增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防治瘢痕增生,寻求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单向中频电加助透液治疗瘢痕增生患者33例,痊愈显效率为64%,总有效率为88%。结果表明,单向中频电加助透液能增强导入作用,是防治瘢痕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虎修  史斌 《中原医刊》1991,18(4):11-12
自1972年以来,我们曾对63例胆石症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排石总攻方案,收到了可喜的疗效。一、病例的选择病人年龄均选择在60岁以下,无其他内脏器质性病变的;胆总管结石直径大小1.2公分;胆囊结石直径小于1公分;或肝胆管泥沙样结石;手术后胆道残存结石;肝管或肝内广泛小结石,手术难以彻底治愈者;症状较轻,无严重并发症,均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排石总攻方案,而对合并  相似文献   
10.
改良脊柱单纯后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及滑脱症(附26例报告)孔翔飞,茅祖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骨科210009我院自1973年至1989年采用改良脊柱单纯后融合治疗腰椎峡部不连及滑脱症2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男性16例,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