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PT)的急救效果。方法:从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渗血、气道分泌物和切口愈合等五方面比较抢救成功的24例应用PT术和40例常规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应用PT术呼吸道重建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和术后渗血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明显加快,但对减少气道分泌物方面,与气管切开术无明显差异。结论:PT术安全可靠、简便省时,并发症少,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急救中呼吸道重建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心肺脑复苏是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循环支持的目的已注重脑功能的恢复。而在整个复苏过程中,氧代谢的监测比常规监测更重要,本文总结了1993年2月——1995年2月的26例病人在急诊复苏中氧提取率指标的应用。 1 材料及方法 临床26例病人分为(1)创伤组:为重度创伤或休克患者11例,男6,女5;年龄28.5±11.3岁;经过抢救和针对性的专科处置,均成活。(2)复苏组,不同原发病,但均出现了呼吸、心跳停止的临床死亡诊断阶段,进行了常规抢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Fio_260~100%,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的急救是创伤急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我院1996年~2002年间脑外伤手术后转入外科ICU治疗的55例脑外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找出脑外伤抢救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心肌梗死(traumatic myocardial infarction,TMI)是指原来身体健康或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在外伤后出现心电图异常和心肌血清酶学或心肌钙蛋白升高,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AMI)动态演变的疾病[1].1929年Kohn描述了外伤性心肌梗死.李德祥在1990年对TMI做过损伤机制叙述.外伤致心脏损伤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心脏损伤,前者已经有了明确的外科处置方案;而后者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还可直接导致心肌挫伤,而胸部钝性外力引起冠状动脉多种损伤[2]导致的AMI则少见.近年对于TMI的报道均属于个案报道,例数少.但这个问题在急诊很容易被忽略而漏诊,缺乏成熟的处置原则.现将收治的一例外伤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综述,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案、治疗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缺乏胸部闭合性创伤对心脏及生动脉损伤的损伤机制、诊断标准.且缺乏成熟的处置原刺。因此外伤尤其伴稍胸部钝挫伤的患者,早期应通过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心肌酶学、心电圈和超声心动)进行快速识别,救治策略上尽快对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早期判断及救治时效对预后结果至美重要。现就胸部闭合性刨伤对心脏及主动脉损伤的救治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125例Swan—Ganz导管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自1985年开始开展Swan-Ganz导管技术,至1993年6月累计125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外科。适应证为各类创伤、高危手术、感染和血循环机能障碍四大类患者。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外科101例,急诊11例,内科13例(其中心内科6例,内分泌、消化科各2例,呼吸、肾脏、神经内科各1例)。1.2性别与年龄分布:年龄11~76岁;男性83例,女性22例。1.3病种分布:1.3.1创伤:包括大出血、休克、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综合征、急性重型脑外伤、多发伤等。1.3.2高危手术:主要指高龄、创伤面积大、手术时间长的外科手术。包括…  相似文献   
7.
狭义急救自金十分钟是指伤病者到达急诊科后的头10分钟。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如何解决液体复苏和呼吸道通畅是这10分钟内的主要治疗目标,其目的就是避免那些出血、窒息导致的早期死亡。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基础止血等措施着手。但更重要的内容是临床上一般地、常规地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建立呼吸通路有效地避免窒息就成为狭义急救自金十分钟内急诊医师的两大急救技术和能力,作者把它们强调为急诊医师的“看家本领”。即在这方面要强于任何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本文就呼吸通路建立的方法做一介绍,以期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强化治疗和血糖控制对改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预后的意义.方法46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 mmol/L)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分别控制在4~6 mmol/L和<11 mmol/L.硬膜外置管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变化,于入院后1周内每日检测脑脊液乳酸浓度和pH值,并行哥拉斯格(GCS)评分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恢复期脑脊液乳酸浓度和水肿高峰期颅内压峰值,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并缩短了ICU监护天数和总住院时间.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脑外伤后脑脊液乳酸代谢,降低水肿高峰期颅内压,为神经组织细胞恢复提供稳定微环境.  相似文献   
9.
链式流程急救复苏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目的 对急救部 1992~ 1999年收治的中等严重度以上的创伤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与常规创伤复苏方法比较。方法 创伤患者 114 5例 ;对中等严重度以上 719例的急诊抢救过程进行统计分析。① 5 17例患者来诊时无休克分别按链式复苏与常规复苏进行比较〔ISS评分分别为 (18 8± 10 9)和(19 9± 13 6 )〕。②对 6 6例急诊死亡患者以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①链式复苏患者的休克发生率 12 / 4 2 9(2 8% )低于常规复苏的休克发生率 2 7/ 86 (31 4 % )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②来诊死亡者在维持呼吸、循环有效例数结果分别为30 / 4 2与 8/ 2 4 ;13/ 4 2与 3/ 2 4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在来诊死亡、急诊死亡的抢救中 ,链式复苏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危重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性或 /和失血性休克病人早期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创伤急救复苏可在来诊死亡、休克发生率方面取得优于常规方法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诊患者呼吸阶梯的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急救部近十年(1992年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急诊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对呼吸通路进行阶梯管理,以期探讨呼吸通路的阶梯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