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和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的实质、特点、类型及其关键技术,展望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四段组合式变螺距螺旋线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绘制变螺距螺杆螺旋槽的解析作图法,并通过Mat-lab开发了绘制螺旋槽的图形用户界面,利用Pro/E的扫描混合功能,构造了变螺距螺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AD-AMS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证明了设计的变螺距螺杆与供送件不会发生干涉,运行平稳,仿真结果与理论数据相吻合,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为今后变螺距螺杆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绘制异形瓶变螺距螺杆螺旋槽的解析作图法,并对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修改.利用PRO/E的扫描混合功能,构造了变螺距螺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ADAMS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证明了按本方法设计的变螺距螺杆与供送件不会发生干涉,运行平稳,仿真结果与理论曲线相吻合,验证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解决了复杂形体供送件螺杆的参数化设计,完善了其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静娜  李强  高颖  李建辉  王葛 《钢铁》2019,54(10):66-71
 大直径厚壁气瓶内部淬火时的流动换热过程极其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研究气瓶内部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对改善流动换热效果、提高产品组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以914 mm厚壁气瓶和瓶内流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等效流 固耦合模型;采用多喷嘴系统对气瓶内外进行喷水淬火,研究了气瓶总长、喷水流速及淬火时间对瓶内压强及内壁温度的影响,通过间歇淬火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发现,气瓶长度对瓶内压强和瓶壁温度的影响显著,喷水流速次之,当喷水流速大于8 m/s后,水量对瓶壁的冷却效果大大降低;气瓶内壁长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分别随气瓶总长的增加和淬火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基本不受喷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在专业实习环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培养过程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主要的实习环节给出了可行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化学和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在碳钢表面合成了纳米铁酸锌薄膜,采用氧化电压为2 V,在不同pH值的氨水溶液中将碳钢表面氧化生成水合氧化铁,然后将其放入高压釜,在含Zn2+溶液中转化成铁酸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薄膜的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可见-紫外光吸收谱(UV-vis)确定其光响应范围;用IM6e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其光生电位和光电流曲线.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容器凝固技术研究过冷熔体热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过冷是获得特殊性能亚稳材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采用无容器凝固技术可以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实现并保持较长时间熔体的深过冷,使过冷熔体热物理性质参数的测量成为可能.介绍了电磁悬浮、助熔剂处理等几种常用的无容器凝固技术,阐述了它们在测量过冷熔体比热容等热物理性质方面的应用,同时综述了过冷状态下熔体比热容等热物理性质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对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冶金工程专业实验环节教育教学进行分析,深化产学研创新发展,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实践-工程实践-创新实践”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三者融合协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凝固的灰铸铁试样不同位置的石墨形态、共晶团组织及其硬度。结果表明:施加高频电磁场后灰铸铁石墨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由试样底部向上,石墨由长直粗大的片状变为分布在枝晶间的细小点状或片状,试样顶部呈均匀细小弯曲的片状;共晶团尺寸减小,试样硬度明显提高。高频电磁场的洛伦兹力作用和焦耳热效应对灰铸铁熔体的流动形态和温度分布产生影响,增加了结晶核心数量,减小温度梯度,使凝固组织更加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10.
CSP连铸坯二冷凝固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Marc,采用二维切片法,以邯钢CSP薄板坯连铸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分析铸坯在二冷区的凝固传热规律.结果表明,在二次冷却区,拉速增大0.1 m/min,铸坯表面温度将升高10 ℃左右,出结晶器坯壳厚度减少约0.26 mm,液相穴长度延长约0.16 m;过热度增大10 ℃,铸坯表面温度提高15 ℃左右,出结晶器口铸坯的厚度减薄0.65 mm,液相穴长度延长约0.2 m;冷却强度增大10%,铸坯表面温度降低,第四冷却段最明显,约40 ℃左右,液相穴长度减少约0.27 m,结晶器出口铸坯的坯壳厚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