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PVA材料高阻隔性能的机理,对常见的涂布型PVA阻隔膜的耐水改性研究、涂布复合工艺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已经产业化的涂布型PVA阻隔包装薄膜作了简要阐述。文中将涂布型PVA阻隔膜和商品化的EVOH和PVDC阻隔复合膜进行比较,涂布型PVA阻隔薄膜阻隔性能优异、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常见的化妆品包装材料包括玻璃包装、金属包装、软包装以及塑料包装等,其中塑料是化妆品包装的主要材质。然而,塑料包装中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质会随着时间迁移到化牧品中,从而影响人们的健康。本文对常见的化妆品包装材料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并深入研究了塑料包装的安全性问题。为了保障化敉品的质量和使用者的安全,生产绿色安全的塑料包装材料将是未来化妆品包装材料的主要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3.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的课程特点出发,从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等面入手,进行了多方改革探索,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上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二醋酸纤维素(CA)/三醋酸甘油酯(GT)/滑石粉(Talc)(CA/GT/Talc)复合材料。研究了滑石粉的粒径、表面处理工艺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转矩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的加入有效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且滑石粉的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的提高。5000目滑石粉经过表面处理后对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效果更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冲击强度随着滑石粉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5000目改性滑石粉用量为2%(wt,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得的CA/GT/Talc复合材料与未添加滑石粉的CA/GT体系相比,拉伸强度从62.00MPa提高至81.63MPa,断裂伸长率从13.8%增加至52.0%,缺口冲击强度为17.05kJ/m~2,增加约4倍。  相似文献   
7.
以2-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MIS)为改性剂,通过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活化羧基制得MIS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分散液;并在水性聚氨酯乳化过程中引入MGO分散液制备水性聚氨酯/MIS改性氧化石墨烯(WPU/MGO)纳米复合乳液。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纳米粒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力学分析对MGO,复合乳液和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GO的添加量为1%时,MGO在水性聚氨酯中均匀分散,纳米复合膜的杨氏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步法制备纳米淀粉/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复合材料,研究偶联剂KH570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偶联剂KH570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但纳米淀粉与EVM基体的相容性较差;偶联剂KH570的加入可以改善纳米淀粉与EVM基体的相容性;随着偶联剂KH570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硬度、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逐渐增大;在本试验范围内,偶联剂KH570用量为2份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物(PBAT)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乙二醇共聚物(PBAE)为原料,在高真空条件下,通过酯交换法合成一种生物可降解热塑性聚酯弹性体(PBATE).利用这种弹性体对聚乳酸进行增韧.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生物可降解聚酯弹性体与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拉伸测试和冲击测试结果分别表明聚乳...  相似文献   
10.
酶催化聚合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方式,它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与传统聚合工业中的金属有机催化剂相比,天然的生物酶具有高效性、高选择性,绿色环保性等优点.本研究主要综述酶催化合成新型功能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