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方法 :多粘菌素B与一定浓度的内毒素混合后 ,分别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和鲎试验法 ,测定多粘菌素B中和内毒素的比值 ,同时用生物学方法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结果 :多粘菌素B中和内毒素的比值 ,生物传感器技术为 0 .3 5ug∶1ng、动态浊度法为 0 .5mg∶1、基质显色法为 1mg∶1 ,生物学测定结果与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结果相同。结论 :运用生物亲合传感技术测定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的结果更为准确、方便、快速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的研究@吕根法$…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唾液酸 (TSA)、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 (LSA)的变化 ,及其与空腹血胰岛素 (FINS)、空腹血糖 (FBG)等指标的相关性[1]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选自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5月我院住院 2型糖尿病 (DM)患者共 5 4例 ,根据尿白蛋白定量分为A组 (n =2 8) :微量白蛋白组 (UAER 3 0~ 3 0 0mg/2 4h) ;B组 (n =2 6) :正常白蛋白尿组 (UAER≤ 3 0mg/2 4h) ;C组 (n =12 ) :正常对照组为我院查体者 ,无糖尿病、肿瘤、肝脏等疾病。每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 28例高龄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胺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并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和麻醉知晓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有显著改变,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麻醉恢复时所有患者苏醒较快,无呼吸再抑制现象,术中无1例知晓. 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胺静脉复合在高龄患者中确实是可行的、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重庆地区妇科门诊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疑有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荧光探针PCR法(FQ—PCR)对妇科门诊453例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同时进行Ct和Uu检测。结果:Ct阳性感染者39例,阳性率8.61%;Uu阳性感染者26例,阳性率5.74%,其中仅有2例Ct和Uu同时阳性,各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1)重庆地区Ct和Uu感染在妇科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值得重视;(2)荧光PCR技术检测Ct和Uu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结果客观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好的优点,适宜门诊初查。  相似文献   
5.
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置入容易,损伤小等优点,但是否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对老年人大的骨科手术是否耐受,本院自2004年8月以来,对60岁以上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手术时采用第三代喉罩置入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气管内插管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释放核小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SLE患者PBMC裂解上清液核小体及其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用SLEDAI积分法评估SLE活动度。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释放核小体的平均水平为(39.39±25.70)IU/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1.73±7.87)IU/mL和静止期SLE患者(13.44±8.82)IU/mL,并且与其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01);SLE患者PBMC的核小体释放水平与SLEDAI积分数、ds鄄DNA抗体水平和补体C3降低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1、0.01和0.05)。结论SLE患者PBMC凋亡产生的核小体水平变化与SLE临床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核小体可能是诱导SLE发病的重要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住院治疗的中度至重度癌痛患者,均需服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治疗,单日出院的患者(48例)设为对照组,双日出院的患者(57例)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在出院前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于出院后提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每周进行电话回访1次,每个出院患者至少回访4次,比较两组患者出院4周后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性、疼痛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出院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疼痛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细菌内毒素 (lipopolysaccride,LPS)及其活性中心 (lipidA)为靶点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 ,从 42种中草药水煎液中筛选具有拮抗内毒素作用的中药。方法 :将LPS/LipidA分别包被于生物传感器的疏水性样品池为固定相 ,以中药水煎液为流动相 ,通过生物传感器测定样品与LPS/LipidA的亲合力 ;对具有与内毒素高亲合力的中药与内毒素混合后孵浴 ,再次测定其与LPS/LipidA的亲合力。结果 :在筛选的 42种中草药中 ,观察到赤芍、大黄、青果、栀子等中药能与内毒素高亲合力结合 ;通过与内毒素孵浴后的二次检测 ,发现赤芍、大黄、青果等中草…  相似文献   
10.
性病是当今世界范围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 ,它的概念已从过去经典的 5种性病演变为包括艾滋病在内的与性行为接触密切相关的 2 0余种传染病 ,统称性传播疾病 (STD[1] )。目前ST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卫生部列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为其中重点防治的对象。传统的临床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细菌涂片、细菌培养、免疫学技术等 ,普遍存在检出率低、周期长、特异性差的缺点 ,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荧光PCR技术不仅解决了检出率低、周期长的问题 ,而且克服了常规PCR技术假阳性率高的缺陷。本文对6 0 0例妇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