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衣芽胞杆菌C01在模型小鼠体内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抑制作用以及对乳杆菌等有益菌的促进作用。方法:用地衣芽胞杆菌C01灌胃肠道感染模型小鼠,采用体外活菌培养,分析粪便菌群数量的变化。结果:C01灌胃治疗组(EPEC C01)中乳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EPEC灌胃模型组(EPEC N)(P<0.01),肠杆菌数量下降极显著(P<0.01),而(EPEC N)组肠杆菌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S)(P<0.05);肠炎沙门氏菌处理后C01灌胃治疗组(SL C01)和处理后肠炎沙门氏模型组(SL N)比较,乳杆菌、肠球菌和总厌氧菌的变化不明显,但肠杆菌数量下降极显著(P<0.01);形态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C01芽胞杆菌灌胃治疗组肠粘膜病变明显减轻,肠粘膜及绒毛高度明显增加,绒毛轻度水肿,绒毛排列整齐、致密。结论:地衣芽胞杆菌C01在体内对肠炎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促进乳杆菌等生理性有益菌的增殖,可保护肠粘膜结构的完整性免受病原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2.
王春平  黄雪峰 《河北医学》2001,7(2):189-190
1 资 料近期去某医院放射科检修北京医用射线机厂生产的F30—ⅡD型 2 0 0mA、单管、旋转阳极、全波整流X线机。据使用人员介绍此机在透视时工作正常 ,摄片时电源电压V表及KV表指示有明显下降 ,机器嗡嗡声也较前明显加重 ,而mA表指示增高或冲顶 ,偶尔控制电路保险丝熔断。照片质量欠佳 ,甚至已不能诊断而浪费。2 分析及检修2 .1 按常规这种故障现象应考虑高压部分有击穿、漏电 ,负载时电流增大所造成。首先拆下高压初级V1 、V2 并接交流电压表核对各mA档位KVP/V的对应值与说明书数据相符。接回V1 、V2 用钳形电流表…  相似文献   
3.
苏氨酸操纵子的克隆表达及天冬氨酸激酶的测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途径工程的基本原理,为构建大肠杆菌苏氨酸高产菌林,需强化表达苏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以Ecoli MC4100染色体DNA为模板,用PCR扩增了天冬氨酸激酶基因thrA部分片段,以之为探针从基因文库中克隆得到thr操纵子,包括启动子、结构基因(thrA、thrB、thrC)、终止子。将结构基因装载于pET-lla质粒上的17启动子下游,得到了表达质粒pTHlla-08。转化E.coli BL21(DE),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了高效的表达。含表达质粒的菌体胞内粗提液经酶活分析表明,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为含载体质粒pET-lla的对照菌的100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抗生素诱导SPF级BALB/c小鼠胃肠道白念珠菌定植模型.方法:SPF级♀Balb/c小鼠随机饮用抗生素头孢曲松水溶液5d(120h)后,单次口服灌胃107CFU(50μL)白念珠菌以诱导其定植.并运用平板计数和基于细菌16SrDNA的PCR-DGGE技术分析小鼠胃肠道的白色念珠菌定植与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抗生素处理5d后,减少了胃肠道99.99%以上的可培养厌氧菌和肠杆菌,与处理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厌氧菌:8.53±0.31Log10CFU/gvs4.18±0.90Log10CFU/g,P<0.01;肠杆菌:3.67±0.14Log10CFU/gvs0,P<0.01),而且DGGE图谱分析显示,抗生素处理后小鼠细菌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明显减少(条带数由27-32条减少到2-7条).对抗生素处理小鼠单次口服灌胃107CFU白念珠菌2d后,在小鼠胃、小肠、盲肠和大肠检测到大量的C.albicans,数量分别为4.44±0.02Log10CFU/tissue,5.05±0.19Log10CFU/tissue,5.62±0.06Log10CFU/tissue,4.95±0.14Log10CFU/tissue,并且单次口服灌胃白念珠菌1wk后,小鼠胃肠道内仍维持有4.01±0.06Log10CFU/g的白念珠菌定植.与正常Control组和Antibioticonly组相比,Antibiotic Candida模型组小鼠肠杆菌增殖了10到100倍(3.65±0.16Log10CFU/g,3.21±0.18Log10CFU/gvs5.42±0.33Log10CFU/g,P<0.05);同时DGGE图谱分析显示,Antibiotic Candida模型组小鼠细菌微生物区系多样性较低(条带数Antibiotic Candida/22-24条,Control/28-34条和Antibioticonly/27-34条),各小鼠细菌微生物区系之间的相似性为63.8%-67.0%.结论:抗生素处理诱导了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紊乱,导致了白念珠菌在SPF级Balb/c小鼠胃肠道定植成模.  相似文献   
5.
黄雪峰  郑学军  鲜洋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93-3693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内分泌治疗、股动脉插管局部化疗、体外放疗、前列腺电汽化术、中药提取物治疗34例晚期前列腺癌。结果:尿流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最大尿流率(MFR)增加,残余尿减少,PSA值明显降低。复查B超、CT等,前列腺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控制肿瘤的生长,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enyl]phenylacetate(1),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2),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3),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4-en-3-one(4),[1′S]-1′-乙酰氧丁香酚乙酯(5),反式对羟基桂皮醛(6),对羟基苯甲醛(7),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8),高良姜素(9),trans—P—coumaryl diacetate(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苯庚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稳定的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方法 SPF级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一组随机饮用0.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一组灌胃12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连续4 d后检测盲肠菌群的变化,并且检测停用抗生素一周后菌群是否恢复正常.结果两种途径均能诱导菌群失调,且停用抗生素一周内难以恢复正常水平,但灌胃大剂量抗生素组小鼠的肠黏膜在一周内恢复较快,淋巴结的细菌移位率低于随机饮用抗生素组.结论饮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是一种更优化的诱导菌群失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根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yasd(1),3‘-methoxynyasin(2),syringaresind-4′,4″-O-bis-β-D-glucoside(3),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4).结论 木脂素类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根茎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yasol(1),3′-methoxynyasin(2),syringaresinol-4′,4″-O-bis-β-D-glucoside(3),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4)。结论木脂素类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黄雪峰 《抗感染药学》2012,9(4):309-311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片剂的门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常熟市中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含左氧氟沙星片剂的门诊处方1753张,按设计的项目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53张含左氧氟沙星片剂处方中,18岁以下患者处方8张,占0.46%(8/1753);联合用药739张,占42.16%(739/1753),其中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156张,占联合用药处方的21.11%(156/739);不合理用药281张,占16.03%(281/1753)。联合用药中,与消化系统及其他抗菌药物联用较多。结论:左氧氟沙星片剂在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与其他抗菌药物及茶碱类、口服降糖药、含金属离子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C等药物联用时,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