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防回吸手机对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防回吸手机对改善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的成效,为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口腔科新安装的16台牙科治疗台水系统进行细菌学调查分析,了解防回吸手机对改善水系统污染的成效。结果经过7天的时间,使用防回吸手机的水系统细菌数目与使用普通手机的水系统细菌数目大致相当,细菌含量>105CFU/ml。结论使用防回吸手机,并不能有效改善牙科治疗台水系统污染情况,需要综合各种方法来共同控制牙科治疗台的水系统污染。  相似文献   
2.
邓文正  李正华  黄汝祥  郭庆  陆辉 《广西医学》2012,34(11):1532-1533
目的观察牙种植术同期行膜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对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疗效。方法 30例46颗牙种植区骨量不足患者,在植入人工种植体的同时,用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增加骨量。术后随访6个月,用骨面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46颗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良好,种植体稳定性好无松动,种植均成功。骨面直接测量的成骨率为(86.23±2.94)%,而CT测量的成骨率为(87.05±3.3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量不足的牙种植同期行GBR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在1969年由美国精神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提出,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以临床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讨,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1]。PBL教学法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医学院校理论和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口腔医学的发展在国内外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60例种植义齿修复的牙列缺患者,对其种植失败率、牙槽骨的骨吸收情况及患者对于种植前后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年,1例种植失败,种植失败率为1.67%;患者结构修复完成后1年牙槽骨近中和远中吸收量与负重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患者满意度较种植前明显提升(P< 0.01或0.05).结论: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失,成功率高,患者使用更自然、舒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改良小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小型加压钛板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治疗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下颌骨单发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采用小型加压钛板内同定加颅颌牵引复位技术;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的小型钛板内固定技术.钛板的固定位置参考Champy等的方法,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术后4周开口度均大于37mm;X线复查,下颌骨愈合良好,未见错位愈合、骨愈合不良和假关节形成.治疗组出现3例咬合关系不良,占5.36%;对照组出现12例,占2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下颌骨单发性骨折的小型加压钛板内固定加颅颌牵引复位疗效显著,避免了颌间结扎,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小,减少了术后咬合关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Typodont模型上,模拟临床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研究自锁托槽结合3种不同的支抗方式对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制作36个安氏I类双颌牙齿前突的标准Typodont模型,随机配对分成3组,每组12个模型。A组单纯使用自锁托槽;B组使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C组使用自锁托槽结合口外弓支抗。结果 B组的间隙关闭速度为(1.37±0.03)mm/h,A组比B组的间隙关闭速度稍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的上颌中切牙平均舌侧移动距离为(6.27±0.44)mm,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1);B组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近中移动距离为(0.11±0.08)mm,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应用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既能保持自锁托槽的轻力矫治,又能充分发挥微种植体绝对支抗的作用,矫治后上前牙内收更多,支抗丧生更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索自锁托槽结合微种植体支抗加速拔牙间隙关闭的效果与机制。方法 20例需中重度支抗的拔牙病例,随机分组,实验组使用自锁托槽和微种植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对照组则使用直丝弓托槽和口外弓支抗关闭拔牙间隙。结果实验组拔牙间隙关闭速度平均(1.08±0.05)mm/月;对照侧平均(0.76±0.04)mm/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尖牙牙根长度和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结合微植体支抗技术关闭拔牙间隙,不仅摩擦力小,显著加快拔牙间隙关闭的速度,同时使尖牙能始终在松质骨中移动,因而前牙内收快,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牙齿,当牙体组织缺损较多时,常采用桩核及全冠修复.长期以来,铸造金属桩核一直在临床上占据主要地位,但其操作复杂,就诊时间长,次数多,而且易腐蚀、易根折,失败后不易取出,美学性能差,少数病人还会发生过敏症状[1,2].随着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及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日益提高,纤维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桩核修复材料逐渐应用于口腔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