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高流量氧驱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FEV1的影响,我们从2006年4月~2007年2月对20例高流量氧驱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振动排痰在临床上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在老年肺内感染治疗中应用较多。我院从2005年10月采用振动排痰治疗老年重症肺内感染30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拒绝吸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吸氧在我们的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地加以应用 ,作用是肯定的。但在临床中常遇到患者时有吸氧治疗不合作。其拒绝吸氧的原因主要如下。1.与原发病有关(1)原发病未得到控制 :氧疗并不能代替病因治疗 ,比如在哮喘患者和 COPD的患者 ,在其痉挛以及炎症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 ,吸氧是不会很快缓解症状的 ,相反在给氧浓度稍高时 ,由于减少了低氧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使呼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因而有可能加重症状。(2 )疾病本身所致的组织缺氧 ,用吸氧不能纠正。例如严重的血红蛋白降低 ,以及严重的右向左分流性疾病 ,在不改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用川芎嗪治疗组,联用川芎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IL-4、IL-5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联用川芎嗪治疗组IL-4、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上升(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IL-4、IL-5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联用川芎嗪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Th2介导的体液免疫,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者,女,64岁,因“突发性意识不清1h”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行颅脑CT示:双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出血,第三、四脑室铸型。诊断:脑室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入病房时,患者突然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呼吸机辅助呼吸,同  相似文献   
6.
高龄先天性左肺缺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男,67岁。40 a前体检时发现先天性左肺缺如。此次以反复咳、痰、喘20 a余,加重10 d余为主诉收入院。查体: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颈静脉怒张,气管左移,右胸壁膨隆畸形,左胸壁塌陷,胸骨及脊柱左缘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右肺可闻及干性罗音及湿罗音。心脏左移,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辅检:肺CT示左肺缺如,右肺肺气肿,间质性改变,可见蜂窝状影,右肺部分肺组织疝入左侧胸腔。血象偏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ST-T改变。入院后予抗炎、解痉、平喘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症治疗。住院16 d后症状好转出院。2讨论先天性肺缺如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2010年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的11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闭式引流治愈77例,加用负压吸引后治愈25例,共治愈102例。无效8例。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简单、有效、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联合甘利欣、纳络酮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方法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h,24h,第5d的pH值,PaCO2,PaO2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6h、24h后pH值、PaO2值升高,PaCO2值降低,5d后改变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6h、24h、5dpH值、PaO2值升高,PaCO2值降低,两组之间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联合甘利欣、纳络酮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70±8岁,平均病程16±4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71±9岁,平均病程17±5年;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69±10岁,平均病程15±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