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鸿  高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777-1778
目的观察不同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和乳晕切口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晕切口组对手术切口瘢痕感到满意者32例,传统手术组对手术切口瘢痕感到满意者17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72例患者随访1年~3年,共有32例患者术后生育,2组患者不能哺乳者所占比率大体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乳晕环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与传统切口手术相当,但是瘢痕更加隐蔽,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实践中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椿皮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椿皮的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生药学常规方法对臭椿皮与香椿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找出了臭椿皮与香椿皮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上的主要区别。结论:此研究不仅可作为鉴别臭椿皮与香椿皮的依据,而且为椿皮的品质评价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40岁。自幼生长过速 ,肢端肥大 2 0年 ,头痛 10d ,左眼视物不清 3d ,于 1997年 10月 19日入我院。查体 :身高 2 10cm ,肢端肥大 ,额高 ,鼻大 ,唇舌肥厚 ,下颌突出 ,手指、足趾粗大 ,声音粗。心、肺、腹部未见异常。颅神经检查 :视野 :左眼颞侧偏盲 ,右眼颞上象限缺损 ;眼底 :双侧视神经萎缩。视力 :右眼 1.0 ,左眼 0 .3。感觉检查 :右下肢较左侧痛觉略迟钝。辅助检查 :血、尿常规正常 ,出凝血时间正常 ,血糖、肝、肾功能正常。血生长激素 (GH) :75 0 μg/L(正常 0~ 10 μg/L) ,血促卵泡激素 (FSH) :12 .0 μg/L(…  相似文献   
4.
高叶  韩琴  雷蕊绮  蒋力  扶孟  严湘  李经伦△ 《天津医药》2020,48(10):947-951
摘要:目的 研究铁离子沉积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大鼠脑白质脱髓鞘中的作用。方法 将经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后的SD大鼠随机分成空气对照组(AC组)、CO中毒组(CO组)、去铁胺(DFO)+CO中毒组(DC组),各组内再分为1、3、7、14、21 d亚组。CO组和DC组采用腹腔注射CO气体法制备DEACMP模型,DC组大鼠于造模前1 h腹腔注射去铁胺100 mg/kg,造模后每天注射1次,AC组和CO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HE染色观察大鼠染毒前后行为学改变和神经元细胞病理变化;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离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铁蛋白(Fn)、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3'-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CNPase)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BP蛋白表达。结果 染毒14 d后,CO组、DC组逃避潜伏期较AC组延长,DC组逃避潜伏期较CO组缩短,CO组穿越平台次数较AC组及DC组明显减少(P<0.05)。CO组于染毒14 d细胞变性、坏死明显;DC组细胞变性、坏死介于AC、CO组之间。CO组铁离子表达于14 d达峰值(P<0.05),与CO组比较,DC组铁离子、Fn表达减少,染毒3 d后DC组MBP表达增加,14 d和21 d时CNPase表达增多(P<0.05)。DC组较CO组髓鞘排列较密集,MBP表达增加。结论 急性CO中毒后,过量沉积的铁离子可能通过减少CNPase和MBP的表达,损伤少突胶质细胞,导致大鼠脑白质进行性脱髓鞘,从而发生迟发性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通泉草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通泉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结果 找出了通泉草的主要鉴别特征.结论 其鉴别特征可作为通泉草的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酒精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特点及二至丸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二至丸治疗急性酒精肝损伤的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以探索二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以白酒灌胃法建立急性酒精肝损伤大鼠模型,基于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RRLC-Q-TOF/MS)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二至丸给药组大鼠尿样代谢轨迹,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合正交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研究各组之间的代谢物组差异。结果:初步鉴定出可能的10种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这些内源性成分在二至丸给药组大鼠尿液中恢复明显。结论:二至丸可以使酒精性肝损伤大鼠尿液中一些代谢物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治疗作用可能与4条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 ICU 患者的常见症之一,可以导致较高的病死率。一些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目标性体温管理对脓毒症各脏器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在脓毒症中体温管理的最佳时机、持续时间、干预措施、目标温度等仍存在较大争议,脓毒症患者能否从体温管理的临床上获益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期脓毒症体温管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消炎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0:20:30)(含0.0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及0.037 mol/L酒石酸);检测波长为346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88~0.8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2.3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且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黄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山西省大同市布鲁氏菌患者的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为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就诊信息和费用信息。对患者3年内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和医疗费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基础性疾病、临床分期、并发症对患者医疗资源利用及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 共2 289例纳入分析,其中门诊1 715例,住院574例;男性占72.0%(1 649/2 289),年龄(49.6±15.5)岁,45~59岁年龄组为主(36.2%,829/2 289)。住院患者年龄(51.4±16.0)岁高于门诊(49.0±15.2)岁(Z=-4.01,P<0.001)。门诊患者年人均门诊次数(1.6±1.5)次。住院患者次均住院天数(14.6±9.9)d,患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0.8±11.4)d]和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并发症[(16.6±9.5)d]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均P<0.05)。在住院患者中,患有基础性疾病占51.0%(293/574),其中内分泌代谢疾病占30.3%(174/574);急性期患者占54.0%(310/574),慢性期占46.0%(264/574);患有并发症占64.3%(369/574),其中,消化系统、骨骼系统并发症分别占30.3%(174/574)和29.1%(167/574)。门诊患者中,年龄是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P<0.001);住院患者中,年龄、并发症和疗效是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合并骨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医疗费用高于无此二系统并发症者(P<0.001)。结论 2017-2019年山西省大同市布鲁氏菌病门诊病例的医疗费用负担尚可,住院患者特别是合并骨骼、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其经济负担较重。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仍是避免并发症发生和进展,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激酶胸腔注射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四联抗结核疗法,观察组患者加用尿激酶胸腔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和8周时的胸膜厚度均明显更薄(P <0.05);观察组患者胸腔积液的引流时间明显更短(P <0.05),引流总量明显更多(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更高(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γ干扰素(INF-γ)]水平均明显更低(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引流异常的发生率均相当(14.63%比4.88%,7.32%比12.20%,P> 0.05)。结论 尿激酶胸腔注射联合四联抗结核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