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小剂量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STE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予以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300mg顿服,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1次/d,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负荷量(5μg/kg)在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两组手术前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相关导联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住院期间出血及继发血小板减少症等事件发生率、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2~3级者75例(93.75%),ST段回落幅度为(69.96±15.5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例(82.86%)和(64.18±14.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6例(7.5%),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小板减少情况未见明显增多(P>0.05)。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LVEF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MACE发生率则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提高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哪些与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颅脑MRI磁敏感加权(SWI)检查的患者641例,其中确诊为CMBs的患者100例(CMBs组),正常153例(正常组)。依据SWI对CMBs患者进行病灶计数,分析CMBs患者各危险因素与CMBs的关系。结果 CMBs组与正常组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肌酐(CREA)、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 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年龄和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MBs严重程度与年龄(r=0.687,P=0.000)及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相关(r=0.087,P=0.3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生CMBs与年龄(OR=0.930,P=0.000)、高血压病史(OR=0.126,P=0.000)、平均动脉压(MAP)(OR=0.937,P=0.000)、收缩压(SP)(OR=0.954,P=0.005)和舒张压(DP)(OR=1.049,P=0.048)相关。结论 CMBs的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HL-1心肌细胞的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方法: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HL-1心肌细胞内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L-1心肌细胞上的清道夫受体的表达.结果:与HEK293细胞内SR-BI mRNA (0.07±0.02)比较,HL-1心肌细胞内SR-BI mRNA( 1.00±0.03)的表达明显增多(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8周.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血管显像法测定两组对象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扩血管反应(FMD)。结果 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8周后显著降压(P〈0.05).降压总有效率71%,治疗组F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后FMD(flow—mediated dilation)与用药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具有降压.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节核转录E2相关因子2(Nrf2)/溶质载体蛋白7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35 mmol·L-1葡萄糖)、淫羊藿苷低(35 mmol·L-1葡萄糖+0.37μmol·L-1淫羊藿苷)、高(35 mmol·L-1葡萄糖+1.48μmol·L-1淫羊藿苷)剂量组、抑制剂组(35 mmol·L-1葡萄糖+1.48μmol·L-1淫羊藿苷+1μmol·L-1的Nrf2抑制剂ML385)。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用超氧化物阴离子荧光探针(DHE)、氟硼二吡咯(BODIPYT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铁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rf2、SLC7A11、GPX4、血红素加氧酶1(HO-1)、环氧合酶2(COX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的BV2细胞形态不规则,出现细胞碎片,细胞光密度(OD450)值、Nrf2、SLC7A11、GPX4、HO-1表达明显降低(P<0.05),ROS和LPO水平、活性铁含量、COX2、ACSL4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BV2细胞损伤减少,细胞OD450值、Nrf2、SLC7A11、GPX4、HO-1表达升高(P<0.05),ROS和LPO水平、活性铁含量、COX2、ACSL4表达降低(P<0.05);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比较,抑制剂组减弱了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的抑制作用。结论:淫羊藿苷通过激活Nrf2/SLC7A11/GPX4通路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铁死亡。  相似文献   
7.
血尿酸水平增高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正明  彭俊  高世龙 《浙江医学》2011,33(6):825-826,832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水平增高对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DCM患者和90例冠心病(CAD)患者,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U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UA增高阳性率,并评价UA增高对DCM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DCM患者血UA增高阳性率较CAD患者明显增高(51.56% vs 20%,P< 0.01).UA增高对所有患者中DCM的诊断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70%;对伴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中DCM的诊断灵敏性为90.9%,特异性为22.6%;对无严重心衰患者中DCM的诊断灵敏性为30.0%,特异性为83.6%.结论 DCM患者血UA增高率较CAD患者明显增高,UA增高对伴严重心力衰竭的DCM患者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 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SC组(P<0.05)。结论 CVB3能够在HL-1心肌细胞中复制,感染CVB3后HL-1心肌细胞活性降低;但CVB3不能在MSC中复制,且感染CVB3后MSC细胞活性并未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血流储备分数(FFR)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下称冠脉)狭窄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狭窄70%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各有30例分别行IVUS(IVUS组)和FFR(FFR组)检查,20例患者仅予保守治疗(对照组)。当IVUS测得最小管腔面积≤4 mm2、斑块负荷≥70%或FFR值≤0.8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所有患者行双重抗血小板、调脂、β受体阻滞剂治疗,随访9个月,比较各组冠脉病变分布情况,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冠脉病变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行PCI患者占比多于FF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和FFR组MACE发生率相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VUS和FFR均可指导冠脉狭窄为70%的心绞痛患者治疗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其分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医院集团化管理基础,提出一套基于Ensemble数据集成平台的集团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基于Ensemble数据集成平台的信息化建设适用于集团医院运营模式,可为集团化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