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是X线照片观察颅骨肿瘤转移,特别是鼻咽癌转移的重要骨性标志。X线检查方法最为简便。作者对200具正常干颅骨的听眶位和听眦位颅底片作了三孔形状、位置、大小和清晰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X线表现的因素很多。作者讨论了这些因素,认为听眦位显示卵圆孔最清晰,而破裂孔的解剖外口极不规则,听眶位能很好显示内口,后者作为观察标志是适宜的。此外,作者认为不能仅仅以大小的轻微改变(不大于0.5mm)作为癌肿破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肱骨下端骺软骨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具尸体肱骨下端骺软骨血供的研究,发现肱骨下端4块化骨核的血供有独立分布的规律性,其中肱骨小头及外上髁骺软骨的血供最丰富,内上髁骺软骨亦较丰富,而滑车骺软骨血供最差,从而可以解释肘关节创伤后产生肱骨下端畸形愈合的原因,以便为骨科临床处理肘关节创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胰头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了30具尸体,“胰头丛”出现率为76.6%,多数“胰头丛”主要由右腹腔神经节和肝丛发支构成,位于胰头后面与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之间,由丛发出的分支以进入胰头后面的右上、中、下和中上等区者居多。在切断该丛治疗难忍的胰源性腹痛时,建议采用十二指肠胰头后入路。  相似文献   
4.
腰椎体的观察及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东地区出土的220例(男136,女84)成人骨骼的1100个腰椎椎体,按《人体骨骼测量法》进行了测量和观察,结果如下。一、腰椎体各径值,见表1-60腰推指数=椎体后高/椎体前高,自L1~L5男性腰椎指数为1.14、1.O7、1.01、0.94、0.85,女性为1.12、1.06、1.00、0.94、 0,86。二、腰椎的异常:观察到脊柱裂12例(男10,女2)占5.5%,共13个腰椎,占1.2%。其中10例位于L5,1例在L4,1例为L4和L5均有脊柱裂。观察到腰椎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用材料是南京地区收集的100个完整头颅,共200侧。1.在颅底外面观测棘孔:①与卵圆孔的最短间距;②骨管的深度(深管):在棘孔的后外侧,用改制的钢皮尺测内、处口之间的距离为管深;③骨管的倾角:在加件的立方定颅器上,测骨管纵轴与垂线(垂直于法兰克福氏平面)间夹角在矢状面上的投影角度。此角度即为倾角;④外口的大小和形状;⑤孔口骨棘的出  相似文献   
6.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形态的X线检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底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是鼻咽癌转移出现破坏的常见部位,特别是破裂孔。以往文献极少详细论述破裂孔的形态和大小。本研究认为颈内动脉在枕骨基底部及相邻各骨所形成的压迹可以代表破裂孔内口,距外口仅1.5~3.0mm。115具干颅骨和125例无临床颅脑疾病患者颅底片观察表明三孔轮廓、大小和清晰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统计分析表明各径值左右侧别、性别和年龄均无显著差异,二组各测量值均数基本相同,说明本文测量方法可信,有临床实用价值。二种投照方法对清晰度的影响,除棘孔外,其他二孔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本文报告了三孔正常平均径值和上下限。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临床应用胸大肌肌瓣的需要,解剖了30具成人防腐尸体,观测了胸大肌的大小,及其血管神经的支数,外径和入肌点,并从形态结构上对应用胸大肌肌瓣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临床提供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的应用解剖资料,在33具成尸上,对支气管动脉的支数、起始、位置、外径和角度进行了观测。讨论了避免脊髓损伤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9.
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部的功能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具(60侧)成人防腐尸体上,对锁症下静脉及静脉角交汇部,除长度、直径和位置外,特别对内腔结构——瓣膜和内膜嵴进行了细致的观测,并由此提出了其对血液动力学影响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骨间前神经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