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报告1例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结果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临床上极为罕见,其特征表现为对称性拇趾(指)畸形和进行性发展的软组织异住骨化。手术、外伤可加速病程进展。实验室检查通常正常。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结论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依赖于其渐进性的病程特点和典型畸形及相应的影像学改变。应尽量避免手术、外伤等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的骨水泥量对疗效和渗漏的影响. 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11年5月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86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注入聚甲基异丁烯酸( 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治疗,对VAS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出现骨水泥渗漏73例.出现渗漏患者注入骨水泥量为(4.05±0.76)ml;未出现渗漏患者注入骨水泥量为(3.03 ±0.82) ml,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0).注入骨水泥量<3.5 ml者83例,≥3.5 ml者103例,两组术后VAS、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在统计学上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骨水泥量对疗效影响不大;注入过多的骨水泥会导致渗漏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腰椎后路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具有腰椎管减压、融合指征的233名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由相同的手术医生进行手术.PLIF172例,TLIF61例.采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两周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使用到的统计方法有两样本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LIF和TLIF组,两组中各有149例和39例进行了输血治疗,其中79例患者既输注了自体回收血,又榆注了异体血.TLIF组的出血量、输入异体血量、输入自体血量明显低于PLIF组.TLIF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PLIF组.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明显降低.两组术前腰腿痛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相当,手术出血输血量,TLIF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5.
Hangma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收集19例Hangman骨折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4例,分析其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手术治疗11例,非手术治疗8例;2例失访,17例得到随访,时间为6~36个月,结果为骨折均愈合或植骨均融合。结论X线片、CT扫描及MRI检查是Hangman骨折必要的诊断措施;Ⅰ型行非手术治疗而愈,Ⅱ型根据复位情况考虑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合并有C2~3急性椎间盘突出损伤颈髓的Ⅱ型和ⅡA型骨折以及Ⅲ型骨折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饥饿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分正常血清浓度组,血清饥饿组,IGF-Ⅰ组进行干预,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血清饥饿组成骨细胞贴壁减少,融合缓慢,增殖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IGF-Ⅰ组细胞增殖较血清饥饿组增加(P<0.01),低于正常血清浓度组(P<0.01)。结论血清饥饿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可能是缺血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之一。IGF-Ⅰ能部分改善由于血清饥饿引起的成骨细胞抑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向成骨细胞分化,检测两种羟基磷灰石复合细胞成骨能力的差别.方法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普通羟基磷灰石和纳米级羟基磷灰石复合情况.检测细胞与载体复合后,表达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情况.结果 在将AMSCs细胞种植于两种羟基磷灰石载体表面,向成骨方向诱导4周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羟基磷灰石载体表面有细胞存在.在两种不同的羟基磷灰石(HA)ALP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骨钙素的检测发现,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上的表达要高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结论 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MSCs)可在裁体上复合生长.②AMSCs与HA载体复合后,可表达成骨细胞的特征.③诱导成骨后,在纳米级羟基磷灰石上复合表达碱性磷酸酶的量高于普通级羟基磷灰石.  相似文献   
8.
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椎体成形术被普遍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短期疗效得到了世人的肯定,但是,其中长期疗效不确切,最近有文献对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提出了质疑.[方法]对广州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06年7月~2010年5月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6周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VSA、缓解程度和日常活动评分ADL进行调查.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两组的VSA、缓解程度和ADL进行对比.[结果]椎体成形组97例患者,保守治疗组(对照组)92例.经治疗后,所有患者VSA降低,症状改善,ADL降低.椎体成形组与保守治疗对照组相比,VSA、缓解程度和ADL在治疗后和6周时,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疗效相当.[结论]椎体成形术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急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疼痛,改善症状,增加活动能力;保守治疗也可在6周后起效,并在3个月后,达到与椎体成形术基本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期镇痛的方法与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2011年7—12月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共82例。分为空白对照组35例、单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7例和两次注射帕瑞昔布组20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3、5d进行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Score,VAS)和生活质量评分(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单次和2次注药组在术后1、3、5d时的疼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1d两次注药组疼痛程度低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3d、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两次注药组在术后1和3d时好于单次注药组(P〈0.05),术后5d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对腰椎管狭窄症围手术镇痛有良好的效果;术后1d注药使用2次,以后2d各使用1次,可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医学伦理学问题.方法从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的各种来源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异种与异体细胞体内植入需要充分保护病人的知情权,遵照法规保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需完善相关标准,完善政策法规;尽快寻找来源广泛、易于获得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