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大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PKC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大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羊膜侵袭培养系统和明胶酶谱分析的方法 ,研究PKC激活剂佛波酯PMA ,对人大肠癌细胞株HT 2 9体外侵袭作用的影响及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SP)对PMA的拮抗作用 ,研究这种体外的侵袭作用与细胞分泌 72kD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和 92kD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9的关系。结果 PMA可显著增强HT 2 9细胞的侵袭性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SP则可拮抗PMA的这种诱导作用。PMA还可增加HT 2 9细胞分泌MMP 2和MMP 9,而SP则可拮抗PMA的这种诱导作用 ,抑制MMP 2和MMP 9的分泌。结论 PKC可调节大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PKC的激活可诱导大肠癌细胞侵袭性增强和增加MMP 2和MMP 9的分泌 ,PKC的抑制可促进大肠癌细胞侵袭性降低和减少MMP 2和MMP 9的分泌。MMP 2和MMP 9的分泌与肿瘤细胞侵袭性有密切关系 ,PKC可能通过调节MMP 2、MMP 9的分泌来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特性的  相似文献   
3.
曾聪彦  吴凤荣  陈宇英 《广东药学》2014,(5):326-327,336
目的优选熄风通脑胶囊的最佳辅料与制剂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对不同辅料对流动性、吸湿性的考察筛选制备颗粒的辅料,优选最佳制粒成型工艺,并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结果用微晶纤维素作辅料制成颗粒效果较佳,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宜控制在72%以下。结论本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能为其实际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肺气肿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2周内对国际标准实验动物Beagle犬进行肺气肿模型的制作,建立较为标准的肺气肿模型,从而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方法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Beagle犬8只,雌雄各半,2岁,体重13~18kg,雾化吸人木瓜蛋白酶12000U/kg,1次,周,共2周。实验前后测量试验动物肺功能,做胸部CT及病理学比较。结果实验前后动物肺功能,CT及病理学检查均显示较大的差异。8例实验动物的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功能残气量比肺总量(FRC/TLC%)、潮气量(VT)和呼吸频率(BR),在肺气肿模型制作前后做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SpO2)0.05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CT显示肺体积增大,局部肺野透亮度增加有肺大泡形成。试验后病理学检查显示肺泡壁破坏,肺泡间质断裂,肺泡融合,形成典型的全小叶型肺气肿改变。实验后动物出现肺气肿征表现,如气喘,咳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增等。结论在标准实验动物身上可以较为准确、快速地复制出近似于人类阻塞性肺气肿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平原新入伍进入云南亚高原的士兵与本地同年新入伍士兵运动耐力的差异。方法选取某部驻滇部队2003年新入伍士兵61人作为两组研究对象,其中平原新入伍士兵为31人,世居当地新入伍的士兵30人,采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运动心肺功能仪,用极量运动试验,测定运动不同时期心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原新入伍进入云南亚高原的士兵无氧阈状态时,摄氧量(VO2)(1248.26±208.81 ml/min)、每公斤体重摄氧量(VO2/kg)(21.00±3.52 ml/kg.min-1)、氧脉搏(VO2/HR)(8.65±1.42 ml/beat)、代谢当量(MET)(5.77±0.90)较本地同年新入伍士兵低(1393.50±256.10ml/min,23.22±3.96 ml/kg.min-1,9.61±1.56 ml/beat,6.40±1.09,P0.05),而在运动至力竭时,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平原入伍进入亚高原地区的新兵运动耐力较低,且主要是由于肌肉氧利用能力比较低,因此训练中应采用低于本地同年新入伍士兵的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表现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4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对一系列胸片和CT片影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以高热为早期症状,大部分患者在起病一周内肺部出现斑片状模糊影,并且发展迅速,2周内病变发展达高峰,有75.0%患者两肺受累,4例呈“白肺”改变。40例患者经治疗后在1个月左右肺部病灶逐渐消散,18.0%的患者出现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其中1例死亡。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却可出现肺部渗出性改变,且发展迅速,大部分患者两肺受累,易致肺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成分测定相对于常规的判断气道炎症的方法是一种完全无创的检测技术.我们通过分析不同分期、分级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EBc的pH值,探讨哮喘气道炎症时pH值变化以及监测pH值与气道炎症和临床过程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了38例生长发育正常的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IL-8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6例同龄健康儿童组比较。结果急性期IM患儿血清IL-6、IL-8、CD3、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恢复期(P〈0.01),恢复期患儿血清CD4升高,IL-6、IL-8、CD3、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4/CD8比值仍低于对照组(P〈0.05),但高于急性期(P〈0.01)。结论 EB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IM发病的关键,为IM患儿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妇幼医疗保健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为目标的社会公益事业,直接关系到三分之二人群的身体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质,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脉冲振荡法 (IOS)在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肺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IOS法测定 4 2 6例老年COPD病人和 2 4 5例健康老年人呼吸阻抗 ,并与常规肺通气功能结果比较。结果 :COPD患者所测粘性阻力值较健康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而外周弹性阻力 (X5)则明显低于健康组。其中周边气道阻力的R5 R2 0 、共振频率(Fres)、总气道阻力 (R5)及代表外周弹性阻力的X5敏感性较高 ,并且随病情加重 ,敏感性越高 ,即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 ) % pre越低 ,检出率越高。 结论 :IOS法测定的粘性阻力等指标可作为COPD气道阻塞的指标 ,特别适用病情重、配合不好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