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以基因表达数据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BCAN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挖掘BCA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情况。从TCGA数据库中获取ccRCC患者临床资料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GEO数据库中GSE73731数据集的ccRCC样本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BCAN相关的蛋白。结果BCAN低表达组的ccRCC患者在病理分期及T分期方面低于高表达组(P<0.001;P=0.001);N分期及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AN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P=0.033)。BCAN基因高表达组的样本主要富集在KRAS信号通路。结论BCAN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成为ccRCC不良预后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在骶神经调节术(SNM)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8年10月15例在我院行SNM的患者资料。15例患者中,7例采用传统X线透视下十字定位法(对照组);8例采用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定位法(试验组)。统计两组患者术中C臂透视次数、穿刺进针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术中调控测试时间、体验阶段起效电压、电极植入位置、永久刺激器植入转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尿日记作为评判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5例手术均由同一名主刀医师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骶尾椎变异、尿动力学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臂透视次数、穿刺进针次数、穿刺成功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调控测试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验阶段起效电压、电极植入位置、永久刺激器植入转换率及术后切口渗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9例接受了Ⅱ期永久刺激器植入术的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症状获得持续缓解,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了C臂透视次数及穿刺进针次数,缩短了穿刺时间,提高了术中测试效率,短期随访结果表明超声定位法安全有效,同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术后切口渗液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增加。期待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验证术中超声引导下骶孔精准穿刺技术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胸部X线检查对不同体检人群疾病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海军971医院第一派驻门诊部进行体检的562名健康体检人群纳入研究,均于放射科接受胸部X线检查.比较不同职业健康体检人群经X射线胸部摄片疾病检查情况、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经X射线胸部摄片疾病检查情况、不同年龄健康体检人群经X射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出现非感染性下尿路症状(non-infectious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non-iLUTS)对女性Ⅱ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尿液菌群的影响,探讨该类患者潜在的菌属标志物。方法:确诊为Ⅱ型DM的女性患者纳入DM组,同期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两组均完成美国泌尿科协会症状指数问卷(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Symptom Index Questionnaire,AUA-SI)。样本通过清洁中段尿的方法留取并进行DNA提取。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分析样本微生物的α和β多样性。LEfSe分析不同分组间属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结果:DM组和对照组剔除序列数过少的参与者后分别为19例和20例,除了体重指数外,两组的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尿液菌群的Chao1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DM组菌群丰富度低于对照组;香农和辛普森指数提示两组菌群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提示两组菌群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EfSe提示DM组有3个菌属的相对丰度升高,9个菌属的相对丰度下降。DM伴下尿路症状组尿液菌群中有6个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不伴下尿路症状组,两组的α和β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DM患者与健康女性的尿液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当女性DM患者出现non-iLUTS时,尿液菌群进一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相关基因NUF2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检测NUF2在乳腺癌组织 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UF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关系,利用GEO数据 库及GSEA分析NUF2对基因集富集的影响。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NUF2相关的蛋白并通过TIMER数据库验证NUF2表 达情况与BUB1、MAD2L1、MYC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利用q-PCR验证在8对乳腺癌组织与配对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UF2 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NUF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具有较短的总生 存期(HR=1.52,P=0.015)和无复发生存期(HR=1.85,P<0.001)。NUF2高表达组的乳腺癌样本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P53、G2/ M、DNA修复、MYC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这些通路主要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和干性相关。结合String、基因集 富集以及TIMER的结果,NUF2可能与BUB1、MAD2L1、MYC直接相互结合作用,促进乳腺癌的进展。q-PCR实验结果显示在 8对配对乳腺癌组织中,6例癌组织中NUF2表达上调,2例癌组织中NUF2表达下调。结论NUF2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 达水平对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30例,17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为DPN组,13例未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为nDPN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症状指数问卷(AUA-SI)。收集两组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并进行DNA提取,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分析样本微生物的α和β多样性,采用LEfSe软件分析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结果:DPN组糖尿病病程明显短于nDPN组[(4.12±3.28)年与(8.03±6.11)年,P=0.03]。DPN组视网膜病变例数明显多于nDPN组(6例与0例,P=0.03),两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nDPN组相比,DPN组的尿液菌群丰富度显著下降(sobs指数67.24±40.25与108.69±57.18,P=0.03;chao指数81.36±47.99与122.55±55.70,P=0.04;ace指数88.58±55.03与125.78±53.03,P=0.04),但两组间群落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nnon系数1.53±1.11与1.91±0.87,P=0.26;simpson指数0.48±0.34与0.34±0.20,P=0.41)。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DPN组与nDPN组的菌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在菌科水平,DPN组支原体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DPN组(Metastats值0.52±0.01与0.01±0.00001,P=0.02);在菌属水平,DPN组芽孢杆菌属、杜氏菌属、纤毛菌属、变形杆菌属、丙酸菌属、假黄色单胞菌属、蛭弧菌属、不可培养土壤细菌属等8个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结论: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尿液菌群明显不同于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菌群丰富度降低,支原体科细菌可能为DPN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