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胎肝移植(FLT)治疗两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患儿.患儿经全身照射加环磷酰胺(TBI+CY)预处理后,分别输入了3~4个胎肝制备的悬液,未使用MTX预防GVHD.移植后外周血及骨髓出现一过性造血障碍,30天左右造血恢复。植后20~123天两例外周血均出现供体型染色体核型,例1皮肤活检有轻度GVHD表现,表明此期嵌合作形成.两个月后两例均恢复自身造血.移植后5个月内未输血;例1移植后21个月内仅输血3次.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1973年至1990年对22例贲门失弛症作了食管贲门粘膜外肌层切开术(简称Heller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20~51岁,平均34.2岁。病期(按第一次症状发作开始计算):最短者6个月,最长者20年,平均8.3年。症状: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情绪紧张或冷、热食物可使症状加重,随着病程的增长,由间歇性发作变成持续性。本组有呕吐或反胃(食管内未消化食物或无味粘液不经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肺部占位病变患者18例行EBUS—TBNA穿刺,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并发症。18例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的有12例,共穿刺淋巴结31组,每组淋巴结平均操作时间为10.7min。EBUS—TBNA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100%、83.3%、94.4%。结论:EBUS—TBNA检查安全性好,准确率高,是诊断肺癌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炎性假瘤的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性假瘤的外科治疗(附33例报告)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陈允清,冯守山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肺实质内炎性增生性瘤样病变。临床及X线征象、病理标本肉眼观察酷似肺癌。我院外科自1976年1月至1991年12月,共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肺炎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开展小儿骨髓移植、胎肝移植的予处理时使用了致死量~(60)Coγ线照射。本文就照射后放射病的临床特点,血液、骨髓、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小儿急性放射病的特点。 一、病人及照射情况 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2 2/12~6岁,病例1~3诊断为重症β地中海贫血,病例4为慢性粒细胞型白  相似文献   
6.
1964年-1982年12月我院胸外科手术切除贲门584例,手术切除率为78.1%,术后5年、10年、15年生存率依次为26.2%、17.1%、12.0%。本文主要将临床随访资料对生存15年以上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探讨贲门癌术后超长期生存病例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63例,女性7例,男女之比为9∶1。年龄<40岁者3例,40岁~60岁者61例,大于60岁者6例。术前症状以吞咽困难为主占68.6%(48/70);伴吞咽不适、疼痛者7例,上腹部不适者4例,伴呕血、黑便者3例,进行性吞咽困难8例。手术主要采用近端的胃大部切除术,其中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7.
8.
<正>自然杀伤(NKT)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免疫细胞,其在获得性免疫与固有性免疫之间起桥梁作用,并在随后的免疫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1,2]。NKG2D+CD8+NKT细胞是其亚群之一,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NKG2D+CD8+NKT细胞的功能取决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经验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27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76例患者,83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30.1%.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9例,窦性心律不齐6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房性早搏4例,交界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7例,心房纤颤2例,阵发性室上速2例.68例(81.9%)心律失常发生在术后24 h以内,15例(18.1%)发生在术后24 h~48 h以内.全组患者无死亡,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 d~51 d,平均20 d.患者年龄超过60岁、术前合并肺功能减退及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管胃弓上或颈部吻合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增加.结论 患者年龄、术前有合并症、手术方式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加强围术期的管理,可以预防或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加丝裂霉素(MMC)(以下简称C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139例,其中胃癌根治术后补充化疗的37例,现就有客观观察指标的102例晚期胃癌的治疗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102例患者中男性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