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喉炎的发病特点及其与气象和环境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3~2017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诊断用药等相关信息,分析5年间北京市儿童急性喉炎就诊特点,并与同期北京市气象数据(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及主要环境污染物数据(PM2.5、PM10、SO2、NO2、CO、O3)进行对比,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于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急性喉炎患儿共计3 286例次,男女性别比例约为2∶1;好发于4岁(含4岁)以下儿童(占69.42%),其中,1岁至2岁患儿就诊例次最多,8岁后趋于稳定,且性别差异不再明显。5年门诊就诊量分别是854、662、790、574及406例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与PM2.5、PM10逐年下降趋势相似;但5年的季节特点、就诊的高峰季和低谷季、高峰月和低谷月均不统一;急性喉炎季节就诊量与每季PM2.5、CO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90,0.547, P<0.05),与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及PM10、SO2、NO2、O3值无显著相关关系。 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急性喉炎发病有着明显的年龄规律和性别差异,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季就诊量与平均PM2.5、CO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腺样体肥大(adenoid hypertrophy, AH)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该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了2021年3—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190例因AH入院手术治疗的患儿资料, 其中男122例, 女69例, 年龄3~13(5.3±2.0)岁。记录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并评估腺样体的肥大程度, 术前完成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及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 RFS)评估, 术后将腺样体组织进行胃蛋白酶(peps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根据染色结果分为研究组(pepsin染色阳性)和对照组(pepsin染色阴性)。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90例AH患儿中pepsin染色阳性率为78.4%(149/190)。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儿在术前喉部红斑和/或充血[(2.1±0.7)分比(1.8±0....  相似文献   
3.
TRPV1及TGF-β2的检测对儿童UACS诊断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检测在儿童U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于我院行腺样体手术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其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组16例,对照组16例。所有患儿均于术前采血进行ELISA检测,术中取腺样体标本进行免疫组化试验。结果 UACS组与对照组相比,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TRPV1及TGF-β2的检测值为(14.84&#177;4.38)pg/ml 和(159.02&#177;2.17) pg/ml,较对照组[(4.90&#177;5.64)pg/ml和(101.49&#177;1.70)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ELISA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免疫组化的敏感性较高,阴性预测值较高,ELISA的特异性较高。结论 TR-PV1及TGF-β2的ELISA及免疫组化检测对UACS有辅助诊断价值。此两项诊断试验具有一定程度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对中耳听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变应性鼻炎患儿100例和正常儿童50例行耳镜检查、声导抗和纯音听阈的测定。分别对正常儿童组.轻度与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组的鼓膜异常率、鼓室导抗图异常率、听力损失率、昕阈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病程与各项观察指标的分析。结果轻度变应性鼻炎组与中重度鼻炎组、中重度鼻炎组与正常儿童组中耳病变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而轻度变应性鼻炎组与正常儿童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变应性鼻炎组和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组症状持续时间均与听力损失程度有相关性,病程越长听力损失越重,Spearman相关性检验,r值分别为0.86(P〈0.01)和0.79(P〈O.01);三组纯音听阈均数经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户〈0.01)。结论儿童变应性鼻炎引起的中耳病变和听功能异常发生率较正常儿童显著提高,症状越重。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肺功能的改变及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住院手术患儿130例,采用MS-IOS肺功能仪检测其肺功能,并对术前肺功能异常的50例患儿术后随诊并再次行肺功能检测.采用呼吸阻抗(Zr)、共振频率(Rf),黏性阻力R5、R20,弹性阻力X5、X35,中心气道阻力(Rc)、外周气道阻力(Rp)等参数,分析不同程度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以上参数的改变及手术前后的差异.结果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Z5、R5、R20、X5、Rc、Rp等值偏高;但不同程度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肺功能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患儿手术后气道阻塞程度明显减轻,表现为Z5、R5、R20等参数显著改善(P<0.05).结论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手术切除可明显减轻下气道阻塞程度.因此,对腺样体、扁桃体肿大患儿应早期干预,以消除对通气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了解儿童腺样体肥大和腺样体炎所致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 从哮喘中心转到耳鼻咽喉科会诊的慢性咳嗽患儿中,对确诊为UACS的患儿进行研究,分析UACS患儿中腺样体肥大和腺样体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238例患儿中,诊断为UACS患儿有149例,其中88例(59.1%)患儿伴有腺样体肥大或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0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结构改变.方法 选择因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行呼吸睡眠监测住院手术患儿102例,采用Alice-5睡眠监测仪监测其夜间睡眠情况,采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微觉醒指数,及睡眠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时长,快动眼睡眠期时长及慢波睡眠时长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伴有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AHI与微觉醒指数、S1、慢波睡眠及LSaO2有关(R 分别为0.37,0.26、-0.2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AI与微觉醒指数、LSaO2有关(R分别为0.29、-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HI、OAI及LSaO2都与快动眼睡眠期无相关(P>0.05).结论 伴有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的OSAHS患儿多数存在气道阻塞.患儿生长发育及脑发育阻滞来源于阻塞性呼吸暂停发生次数的增多.对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应采取积极治疗,尽早纠正低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患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尘螨过敏的过敏性鼻炎患儿进行舌下免疫治疗的短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至2020年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满6个月的患儿,分析其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部总症状评分(TNSS)、总用药评分(TMS)、症状药物联合评分(CSMS)。 结果 共纳入5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平均(7.7±2.7)岁。治疗前VAS、TNSS、TMS、CSMS评分分别为(5.5±1.6)分、(5.5±2.2)分、(3.0±0.1)分、(4.3±0.6)分,治疗后6个月上述评分分别为(2.5±1.4)分、(2.2±1.6)分、(0.6±1.1)分、(1.2±1.2)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评分均有下降(P<0.05)。 结论 粉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于尘螨过敏性鼻炎的患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腺样体的不同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不同形态同分泌性中耳炎(OME)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切除咽鼓管咽口周围的腺样体组织对OM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12月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腺样体的患儿,均行听力测试,手术中根据腺样体与咽鼓管圆枕间接触的紧密程度,作者将腺样体的形态依次分为以下4组:Ⅰ组(无压迫型)、Ⅱ组(挤压型)、Ⅲ组(紧贴型)及Ⅳ组(混合型),伴OME的患儿术后1个月行听力复查,分析各种分型在伴OME和不伴OME的患儿中的差异以及手术对OME预后的影响。结果 191例患儿中有145侧(包括54例双侧OME患儿和37例单侧OME患儿)伴OME,另237侧(100例)无OME;Ⅰ组无压迫型腺样体伴发OME比例较低(P〈0.05),而Ⅱ组、Ⅲ组及Ⅳ组腺样体是否伴发OME无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对37例单侧OME的患儿进行比较,3侧无压迫型腺样体都位于无OME侧,Ⅱ组伴发OME的比例较低(P〈0.05),而Ⅳ组以伴发OME为显著(P〈0.05),Ⅲ组在两侧间无明显差异;OME患儿术后1个月复诊,痊愈率85.5%,总有效率92.4%。结论腺样体与咽鼓管咽口间存在的不同毗邻关系,压迫越严重越易导致与OME,有效切除压迫咽鼓管咽口的腺样体可有效治疗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