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纯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表达的可溶性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蛋白(MSP1-42,3D7株),检测其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为宿主菌诱导表达MSP1-42,用带组氨酸标签的镍柱纯化可溶性的MSP1-42。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用MSP142与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注射,抗原免疫剂量每次为200“g/只,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2周。佐剂对照组以PBS代替抗原同法免疫。免疫前及末次免疫2周后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其与天然抗原的反应,用含10%和20%免疫血清的培养基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Fcc1/HN),检测免疫血清体外抑制恶性疟原虫生长的效果。结果经镍柱纯化后获得纯度为95%以上的MSP1-42蛋白;免疫组个体在第4次免疫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滴度依次为1:640000、1:640000、1:160000,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表明MSP1-42免疫兔血清与恶性疟原虫表面蛋白有阳性反应;免疫血清能抑制恶性疟原虫在体外生长,在10%浓度时,3只免疫兔血清的抑制率依次为(51.94-24.2)%、(29.4±8.6)%和(86.7±7.4)%,在20%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93.3±7.5)%、(65.3±10.6)%和(96.4±1.0)%。结论大肠埃希菌Rosettagami(DE3)表达的MSP142蛋白免疫血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体外培养能抑制恶性疟原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Y1受体信号转导在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构建心肌损伤模型,腹腔注射Y1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IBO3304干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ISO组[20 mg/(kg·d)ISO]、BIBO3304+ISO组[0.1 mg/(kg·d)BIBO3304+20 mg/(kg·d)ISO]、BIBO3304组 [0.1 mg/(kg·d)BIBO3304],每组10只,连续给药14 d。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NPY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肌纤维结构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定量PCR检测小鼠心肌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表达。采用Y1受体特异性激活剂[Leu31,Pro34]-NPY刺激 H9C2 细胞,检测 ANP、β-MHC mRNA 表达;CCK-8 检测心肌细胞活力。Western blot 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和 H9C2 细胞中 active 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hospho-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 3β,p-GSK3β)、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total glyco- gen synthesis kinase 3β,t-GSK3β)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β-catenin 入核情况。利用β-catenin 特异性抑制剂 ICG001处理细胞,检测[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心肌组织 NPY mRNA 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 < 0.05),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纤维化程度高,心肌肥大基因表达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组小鼠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得到有效缓解,心肌肥大基因表达下降(P < 0.01)。与对照组比较,[Leu31, Pro34]-NPY 增加 H9C2 细胞 ANP、β-MHC mRNA 表达,降低心肌细胞活力(P < 0.01)。与对照组比较,ISO 组小鼠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明显上调,p-GSK3β/t-GSK3β增加;与 ISO 组比较,BIBO3304+ISO 组心肌组织 active β-catenin、 p-GSK3β表达降低(P < 0.05)。与对照组比较,[Leu31,Pro34]-NPY 显著增加心肌细胞 active β-catenin、p-GSK3β表达(P < 0.05),促进细胞核β-catenin 积累。与[Leu31,Pro34]-NPY 组比较,BIBO3304 抑制细胞核β-catenin 表达,ICG001 显著缓解 [Leu31,Pro34]-NPY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细胞活力下降(P < 0.01)。结论:NPY通过Y1受体转导激活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不开胸进行小鼠心脏精准穿刺取血的方法,以明确该方法所能采集的最大血量,以及是否可以用于长期重复取血。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10~14周龄)分为终止性实验组(n=4,检测一次所能取到的最大血量)、反复采血0.5 ml组(n=10,每次取0.5 ml全血,1次/2 d,持续4周),反复采血0.75 ml组(n=10,每次取0.75 ml全血,1次/2 d,持续4周)。使用高频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最大切面,引导胰岛素注射器针头经胸廓进入左心室进行采血。在反复采血0.5 ml组,使用超声检测第一次采血前、第一次采血后3 min、以及采血结束(共采血14次)休息1周后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变化。结果成功施行超声引导下不开胸经心脏穿刺取血,用时(88±19)s/只,获取的最大血量为(1.43±0.11)ml/只。在反复采血0.5 ml组,反复采血4周后,小鼠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缩短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与第1次采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小鼠死亡。但在反复采血0.75 ml组,在观察终点前有2只小鼠死亡。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小鼠心脏穿刺取血,安全、微创、便捷、高效,可获取血量大,也可用于长期多次取血。  相似文献   
4.
以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开设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为例,分析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按照"顶层设计、单元模块、颗粒化资源"的思路进行网络资源库建设与开发,为线上课程和线下教学提供信息化资源支撑,从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并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同类院校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可溶性的恶性疟原虫(3D7株)裂殖子表面蛋白1C末端MSP1-42蛋白.方法 采用两步PCR法拼接合成全长msp1-42基因,将测序正确的msp1-42基因构建至pET32a(+)表达载体,获得pET32amsp表达质粒,热激转化至宿主菌Rosetta gami(DE3)中进行诱导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全合成了恶性疟原虫3D7株msp1-42基因,合成基因在Rosetta gami(DE3)中以可溶性形式高水平表达,所表达的重组蛋白能与识别MSP1-19构象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5.9、PfCP2.9兔血清及恶性疟患者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结论 合成的msp1-42基因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可溶性的形式表达,所表达的重组蛋白MSP1-42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C末端msp1-42基因(3D7株)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并进行同质化筛选,为利用叶绿体表达系统生产MSP1-42蛋白提供基础材料。 方法  利用烟草偏爱密码子设计克隆恶性疟原虫(3D7株)msp1-42基因的引物,从含msp1-42基因的pBluntmsp质粒中扩增出msp1-42,构建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LRrrmsp。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转化烟草叶片,在500 mg/L壮观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筛选抗性植株,采用PCR鉴定抗性植株的msp1-42基因及aadA基因,对鉴定阳性植株进行同质化筛选(叶片切碎、在含500 mg/L壮观霉素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新的植株)3轮以上,并采用多重PCR分析其同质化情况。 结果  构建了恶性疟原虫msp1-42基因的叶绿体表达载体LRrrmsp。基因枪转化后获得6个转化子,转化频率为0.6个/枪。转化3~5 d后,小块叶片开始增大增厚,并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绿色,7~10 d后黄化或白化,再经约30 d的筛选培养,叶片上出现绿色小芽。PCR检测抗性植株的msp1-42及aadA基因,分别扩增出约900 bp与500 bp的条带,与预期相符。多重PCR分析从经过3轮同质化筛选植株的叶绿体基因中扩增出与未转基因烟草对照大小一致的弱条带,表明经过3轮同质化筛选的转基因植株仍含有未插入外源基因的叶绿体基因组。 结论 获得含恶性疟原虫msp1-42的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并将恶性疟原虫msp1-42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获得尚未完全同质化的转基因烟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