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假性动脉瘤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自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3月我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情况。1 资料与方法   1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男、女各 6例 ,病程 1~ 3 0天 ,年龄 3 8~ 70(60 3± 9 5 )岁。临床表现 :搏动性肿块 12例 ,其中伴杂音 10例 ,超声 :最大瘤体 6 1cm× 3 9cm ,最小 2 0cm×0 7cm。造影术后发生 6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 6例。诊断 :超声检查发现穿刺部位血管外假腔与股动脉相通 ,Doppler示来回血流信号。超声引导压迫法 :超声探头指引下压迫假腔与股动脉相通处 ,使血流信号消失 ,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术期并发心肌梗死(PMI)患者的发生原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将PMI患者44例与同期行PCI的213例冠心病患者对比分析。结果①PMI患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36.4%和27.2%,P=0.016);血清总胆固醇[(5.69±1.73)mmol/L和(4.47±1.61)mmol/L,P=0.04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7±1.15)mmol/L和(2.67±0.98)mmol/L,P=0.032]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1±0.08)mmol/L和(0.53±0.24)mmol/L,P=0.049]较低;冠脉病变积分较高(12.75±5.61和8.96±3.68,P=0.027)、左主干(9.1%和4.2%,P=0.001)和多支病变(63.6%和41.8%,P=0.002)均多于非PMI组。②两组患者PCI成功率(95.5%和94.8%,P=0.523)相当,PMI并发边支闭塞(11.4%和3.8%,P=0.001)和慢(无)血流者(34.1%和13.1%,P=0.001)较多;球囊扩张时间长[(15.4±5.9)s和(8.7±2.4)s,P=0.026]、次数多(3.1±1.2和1.5±0.6,P=0.003),扩张压力无差别[(114.2±26.3)kPa和(98.0±35.4)kPa,P=0.752];支架置入较多(2.8±1.1和1.3±0.4,P=0.037)和X线曝光时间较长[(102.3±14.5)min和(67.9±23.4)min,P=0.002]。结论PMI患者在术前多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冠脉病变复杂、高危,术中多次、长时间扩张病变和并发边支闭塞及慢(无)血流是其发生PMI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路径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3年8月至2013年12月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心内科经急诊室-CCU-导管室途径连续收治的STEMI患者72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9.1±12.2)岁。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和MAC组(36例)。对照组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MAC3.5指引导管介入治疗,MAC组直接应用MAC3.5指引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记录导管室门-囊(cathlab door to balloon,C2B)时间、门-囊(door to balloon,D2B)时间、造影剂用量、总的操作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面积乘积和穿刺部位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药物使用、介入操作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MAC组C2B时间[(22.58±9.94)min vs.(18.38±5.43)min],总的操作时间[(37.65±12.51)min vs.(29.64±11.26)min],透视时间[(10.68±4.42)min vs.(7.80±4.24)min]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AC组较对照组放射剂量面积乘积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穿刺部位局部血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8%vs.2.78%,P0.05)。结论经桡动脉应用单根MAC3.5指引导管同时行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PCI能够缩短C2B时间、透视时间,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桡动脉无鞘区(non-sheathed radial artery,NSRA)急慢性损伤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有162例患者在OCT指导下完成TRI后对NSRA进行OCT检查,根据患者有无TRI史分为重复TRI组(n=31)和首次TRI组(n=131),对比两组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和慢性损伤指标差异,包括内膜面积、管腔狭窄率(percentage of lumen narrowing,% LN)、血管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intima-media ratio,IMR)和内膜厚度指数(intimal thickness index,ITI)。结果 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重复TRI组患者NSRA总体急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48.4% vs 27.5%,P=0.032),内膜撕裂(6.5% vs 5.3%,P=1.000)、夹层(9.7% vs 1.5%,P=0.075)、穿孔(3.2% vs 1.5%,P=1.000)、血栓(12.9% vs 6.9%,P=0.457)及痉挛(29.0% vs 16.0%,P=0.094)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内膜面积(0.59 mm2 vs 0.46 mm2,P=0.011)、IMR(0.40 vs 0.28,P=0.001)和ITI(0.27 vs 0.22,P=0.012)明显大于首次TRI组,而% L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70% vs 30.81%,P=0.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2,95%CI:1.053~7.301,P=0.039)。结论 TRI术后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为31.5%,与首次TRI组相比,重复TRI组NSRA急性损伤发生率更高且慢性内膜增生显著,重复TRI是NSRA急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D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对36例经皮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的股动脉PSA进行了UGTI,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34482(63.5±10.8)岁。造影术后发生11例,支架置入术后发生25例。凝血酶注射成功后平卧4~6h,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1~3d复查超声,30d临床随访。结果36例患者,单囊腔PSA32个,复合囊腔PSA4个(≥2个腔),瘤腔平均为(2.98±1.30)cm×(1.84±0.75)cm,凝血酶注射剂量为250~1000(644.29±239.10)U,34例患者1次UGTI即刻闭合瘤腔,2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动脉与瘤腔通道血流明显减弱,在超声引导压迫下5min闭合。UGTI治疗PSA成功率为94.4%0(34/36)。1例注射凝血酶1000U后虽然瘤腔闭合,但股浅动脉内血栓形成,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注射凝血酶500U后瘤腔闭合,但2min后出现寒颤、高热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1d复发2例,1例超声引导压迫后瘤腔闭合,另1例再次注射凝血酶1000U成功闭合,30d临床随访无复发,UGTI治疗PSA复发率为5.6%(2/36)。结论UGTI治疗股动脉PSA是一简单、安全、快速、耐受好的方法,可作为临床治疗PS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院冠心病初诊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及术后心理护理是否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在北京某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初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心理干预,并收集其一般人口学信息、社会支持得分及术前术后焦虑抑郁得分。结果本研究共调查200例冠心病初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40.9±6.8。术前术后焦虑标准分分别为42.0(15.0)、33.0(14.0),术后焦虑有所缓解(Z=-8.3,P=0)。术前术后抑郁标准分分别为43.0(17.0)、33.0(19.0),术后抑郁有所缓解(Z=-7.1,P=0)。与国内常模相比,术前焦虑状况比常模严重(Z=-7.8,P=0),术后焦虑状况比常模要更轻些(Z=-2.8,P=0.005)。抑郁情绪也是如此(术前(Z=-2.9,P=0.004),术后(Z=-5.0,P=0))。结论北京某医院冠心病初诊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术后心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多发肋骨骨折急救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30例多发肋骨骨折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抢救成功27例,死亡3例。结论严重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急救处理的及时与正确是成功的关键。对严重多发肋骨骨折及合并伤患者应有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迅速处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1996年~2006年,对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麻及局麻加术中神经根封闭行腰椎间盘摘除术,随机分组对比,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胸腔镜胸膜固定术在肺癌并胸腔积液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肺癌并胸腔积液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肺癌合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患者行胸腔镜滑石粉、紫衫醇喷洒胸膜固定术,术后1周开始MV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异长春花碱)全身化疗。以肺癌合并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行胸腔穿刺并全身化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月后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结果胸腔镜组胸腔积液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1例,有效率95.4%(21/22)。对照组胸腔积液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5例,进展9例,有效率30%(6/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胸膜固定术配合全身化疗能有效控制胸腔积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对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后早期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3~7月入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8例,随机分成胸腔镜组(实验组34例)和常规开胸组(对照组34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2周肺活量(VC),1s呼气肺活量[FEV10],最大通气量(MVV)实际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以及术后1.2、3、5、7和10d P2O2,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肺功能降低有显著意义,胸腔镜组肺功能损害较常规组显著减轻。结论胸腔镜下行食管癌手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适用于肺功能较差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