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实验分别用两种融合表达载体(pGEX-2T及pDS-6H)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结果发现,虽然h-EPO基因中大肠杆菌使用频率为0%或1%的密码子占密码子总量的14.3%,但实验中却取得了较高的蛋白表达量。pGEX-2T和pDS-6H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44400和23800)分别占细菌总蛋白的29.7%和17.5%。从而提示,一个基因中的密码子使用频率与翻译延长速率之间可能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表达载体pGEX-2T中5'融合基因长度达1300bp,而pDS-6H中仅为36bp,而pDS-6H但两者表达水平却无显著差异,因此作为翻译起始限制因素的翻译起始区的ATG下游顺序仅需长约36个核苷酸。  相似文献   
2.
SARS相关冠状病毒S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克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S1蛋白编码DN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5T/S1,并诱导表达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合成S1片段,并克隆入载体中,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后把S1序列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5T的多克隆位点,转化大肠杆菌K802,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用于SARS—CoV抗体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GST—S1融合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的蛋白用ELISA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相符。结论:成功诱导原核表达并纬化出融合蛋白S1,为将其应用于SARS—CoV的特异性检测和亚单位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含猪囊尾蚴抗原c C1 c D N A 与猪γ 干扰素( I F N γ) 的融合表达载体。方法: 从已克隆的含人猪囊尾蚴共通抗原c C1 的质粒中, 用 P C R 方法扩增出含酶切位点及接头的c C1 和 I F N γc D N A, 两c D N A 经接头融合后构建成融合形式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 X L Blue。结果: 经酶切分析, 表明重组载体中含15kb 插入片段。 S D S P A G E 显示一52 k Da 的诱导产物。结论: 猪 I F N γ和猪囊尾蚴抗原c C1 融合c D N A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膜联蛋白A7(ANXA7)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及筛选、鉴定ANXA7的相互作用分子,探讨ANXA7在肝癌发生中的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48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以及多种肝和肝癌细胞株中ANXA7表达量的差异,并通过肝癌细胞ANXA7过表达及特异性干扰抑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免疫共沉淀法筛选与ANXA7发生结合的蛋白,并以点突变法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了ANXA7对肝癌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中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ANXA7在肝癌组织与肝癌细胞中均呈下调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能与ANXA7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且IGFBP2上的RGD序列是两者结合的关键位点.肝癌细胞中ANXA7表达上调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P<0.05),并能使IGFBP2介导的ERK1/2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下调ANXA7的表达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P<0.01),磷酸化ERK1/2的水平升高.结论 ANXA7可能作为一种抑癌基因,通过介导IGFBP2对ERK1/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参与对肝癌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含有SARS相关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M基因片段的核酸疫苗,观察其免疫小鼠后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方法:将合成的M基因片段克隆到核酸疫苗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免疫小鼠后,用SARS—Co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定期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重组核酸疫苗质粒pVCo—M,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出病毒特异性抗体。结论:以M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能诱导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改进或探索同类DNA疫苗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体外检测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的表达。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口蹄疫病毒融合表位基因SG,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该基因在原核系统和真核系统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得到不同表位组合的融合表达克隆,37℃培养2h后用IPTG诱导5h,融合蛋白在2×YT培养液中得到高效表达;全菌中相应蛋白条带与阳性抗体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强弱基本与表位特性及数量有关;得到4个P815细胞阳性克隆,培养上清、细胞膜和细胞质的抗原均为阳性,其中培养上清中浓度较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浓度较高。结论:CAD的融合表位基因在原核和真核系统均得到正确表达;CAD对于表位研究的设计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具有探索与创新素质的高层次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课题。从研究生培养的微环境角度对影响研究生创新成才的要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创新思维的培育、创新氛围的建立、创新素质的提高等微环境要素的剖析,阐明了营造创新成才微环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SARS相关冠状病毒S2基因的克隆及其DNA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抗原基因为SARS相关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lratory syndrome coronavtrus,SARS—CoV)S2基因的DNA疫苗,将其接种小鼠后观察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方法:将合成的S2基因片段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随之将质粒进行小鼠肌内接种免疫,定期检测血清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疫苗接种后第2周就能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抗体,随着时间的延续,抗体水平逐步升高,而空质粒对照组未检测出明显的特异性抗体。结论:以S2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能诱导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营养性和传染性疾病的明显减少,人们对人类疾病中遗传因素的决定作用愈加重视,社会对临床遗传医疗服务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近年来临床遗传学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阐述了该学科设置的意义与研究价值,同时介绍了临床遗传学的学科内涵与主要研究内容,并探讨了临床遗传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学位与课程体系的设置。  相似文献   
10.
猪囊尾蚴保护性抗原cC1的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和猪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我国囊虫病也有广泛的流行区域.抗原cC1是以囊虫病患者、病猪血清为探针从猪囊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人、猪共同抗原[1].以抗原cC1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含有全长cC1 cDNA的重组质粒p3-cC1,同时制备并纯化了重组抗原cC1,以p3-cC1为DNA疫苗,cC1蛋白加弗氏佐剂为抗原佐剂疫苗,用这两种不同形式的疫苗免疫接种小鼠观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