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的肥胖测量指标对中国成年女性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成都市双流区城镇乳腺癌筛查项目基线调查及随访调查,共纳入441名成年女性。对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两水平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探讨不同肥胖测量指标与成年女性血清CRP的线性和非线性关联。结果 BMI、腰围和体脂率每增加1个单位,成年女性血清CRP升高即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加重的风险分别增加16.5%、5.0%和11.1%(P<0.05)。BMI和体脂率与血清CRP之间存在非线性关联,以BMI=24.0 kg/m2为参考点,当BMI>24.0 kg/m2时,血清CRP水平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以体脂率=30%为参考点,当体脂率>30%时,血清CRP水平随体脂率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BMI反映的整体肥胖与成年女性血清CRP关联最强,体脂率反映的体脂含量与血清CRP关联强度次之,腰围反映的中心性肥胖与血清CRP关联相对最弱。BMI>24.0 kg/m2和体脂率>30%的成年女性是产生肥胖相关炎性表现的高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2.
郝宇  王岩  熊丹丹  刘红 《武警医学》2020,31(9):771-773
 目的 探讨激素联合个性化药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NAION)的效果。方法 选取NAION患者56例(61眼),根据其病因、发病时间、眼部检查、视野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制定激素联合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眼底改善情况,判断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后56例(61眼)视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前56例(61眼)视野均出现特征性改变,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较治疗前缩小30°以上者48眼,显效率78.7%;治疗前FFA检查56例(61眼)荧光造影特征性改变, 治疗后54眼荧光造影改善,显效率88.5%。结论 激素联合个性化药物治疗,对NAION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7例次(12.3%)并发症,其中TUR综合征1例(1.8%),术后继发感染膀胱出血2例(3.5%),术后膀胱颈挛缩2例(3.5%),术后短期尿失禁2例(3.5%)。结论,TUVP术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恢复快,疗效显著,并发症低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人1.中老年人更容易得老年性痴呆上了年纪后,晚上睡不好,脑细胞会因得不到休息而死亡,人就容易健忘、反应迟钝,严重的还会引发老年痴呆症。2.睡不好,小心得糖尿病如果每天晚上只睡4个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大量减少,7天左右,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足已出现糖尿病的前期症状。3.情绪不稳,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女性下生殖道微生物环境对人型支原体感染的影响.方法 ①检测300例女性下生殖道人型支原体(Mh)、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尿原体(Uu)、生殖支原体(Mg)、滴虫、白色念珠菌感染,白带常规检测线索细胞.②根据检测结果分组A.Mh单独感染组;B.混合感染组,即Mh加上述一种或多种微生物感染组,或Mh感染者同时患细胞性阴道病.混合感染组按治疗方法不同又分为混Ⅰ及混Ⅱ组.③治疗单独Mh感染组口服罗红霉素0.15 g,tid×10~14 d,混Ⅱ组按Mh以外的重要微生物选择抗生素,混合Ⅰ组兼用上法治疗Mh及其他微生物感染.④停药3周复诊Mh感染治愈率.结果 ①300例患者中检出Mh 52例,Mh感染率17.3(52/300);Mh单独感染10例,单独感染率3.33%(10/300);Mh混合感染42例,混合感染率14%(42/300),高于单独感染率(P<0.01).②单独感染组、混Ⅰ组和混Ⅱ组Mh治愈率分别为90%(9/10)、85.71%(18/21)和76.19%(16/21),三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Mh混合感染率比单独感染率高,但治愈率差异不显著;用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混合感染可同时控制Mh感染,其治愈率与单用抗Mh抗生素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主要优点是利用小切口缩短术后视力康复的时间,减少手术性散光的程度。可折叠人工晶体的使用使这种手术方法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的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严格控制体位、药物、检测条件等情况下,评估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 ARR)[ ARR=血浆醛固酮( 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血浆肾素( 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评估汉族人高血压患者中的ARR值在PA筛查诊断中的最佳标准。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8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301例怀疑PA的汉族高血压患者,均行卧位/立位ARR的检测及静脉盐水负荷试验。其中确诊PA的患者105例,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196例,并分别对两组间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卧位PRA、立位PRA、卧位PAC、立位PAC、卧位ARR、立位ARR等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ROC曲线下面积探讨汉族人高血压患者筛选PA的ARR值。结果在PA组及EH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中,EH组卧位/立位PAC、ARR水平均较PA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EH组卧位/立位血浆PRA较P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立位PRA作为PA筛查指标优于立位PAC,而立位ARR作为PA的筛查指标优于立位PRA和立位PAC;将不同立位ARR切点进行比较,可见立位ARR切点为240( pg/mL)/( ng?mL-1? h-1)时对PA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结论立位ARR相对于卧位ARR、立位PRA、立位PAC更适合作为PA患者的筛查方法,但其检测时需控制体位、药物、标本采集和测定等影响因素,立位ARR切点为240( pg/mL)/( ng? mL-1? h-1)时对于在汉族高血压患者中筛查PA的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变化是否吻合。方法:对北京地区180年降水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第一,按"十天干"、"五运"和"太过不及"模式将180年各自归类,计算出三种模式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值;第二,定性比较: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高于180年年降水量均值为湿,低于则为燥;第三,定量比较:由于三种模式的年降水量均值数据均为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天干岁运与北京地区180年实际降水量变化相比较,定性吻合,定量不吻合,其降水量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支运气所推算出气候变化模式在定性(燥湿之性)方面是有意义的,但无定量(燥湿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郝宇  赵华 《河南中医》2014,(6):1163-11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90例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甘草泻心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在不同内分泌治疗时间的类更年期症状和生命质量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1—2017年就诊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67例HR+乳腺癌患者,按内分泌治疗时间分为<12个月组、12~36个月组、>36个月组。应用改良Kupperman量表和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测量类更年期症状和生命质量。采用方差分析及χ2检验比较不同用药时间及用药类型患者的类更年期症状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用药时间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差异和类更年期症状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167例乳腺癌患者的类更年期症状得分为(14.5±7.6)分,现患率为87.4%(146/167),以失眠率最高(73.7%,123/167)。除失眠易激动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使用者以潮热症状最多(64.8%,79/122),芳香化酶抑制剂使用者以骨关节痛症状最多(62.2%,28/45)。患者的FACT-B总得分为(104.5±15.5)分,达标率高达89.8%(150/167),但各维度状况参差不齐,以社会家庭及功能维度达标率最低,分别为73.0%(122/167)和50.9%(85/167)。<12个月组、12~36个月组和>36个月组患者的Kupperman总分分别为(15.0±1.3)分、(14.0±6.9)分和(14.5±7.4)分;FACT-B总得分分别为(102.7±17.8)分、(105.0±12.9)分和(105.6±16.7)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服用SERM类药物期间类更年期症状对生命质量存在负向影响,<12个月组、12~36个月组和>36个月组患者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67、-0.30和-0.50,影响程度在12~36个月组中最小。结论HR+乳腺癌患者回归社会、家庭和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应重点关注。类更年期症状在内分泌治疗期间普遍存在,应积极处理以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