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肝动脉灌注三氧化二砷对肝移植瘤血管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明友  吴诚义 《医学争鸣》2004,25(12):1106-1108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灌注As2 O3 对肝移植瘤血管的作用 .方法 :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 5 0只肝脏Vx 2移植瘤动物模型 ,随机平均分成 5组 .移植瘤术后 2wk ,经肝动脉插管灌注不同浓度As2 O3 ,并以顺铂和生理盐水作对照 ,连续 7d ,6wk末切取肝肿瘤组织 ,观察肿瘤组织微血管有无改变 ,检测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结果 :实验组肿瘤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核碎裂、细胞坏死及微血栓形成 ,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无类似改变 .实验组VEGF表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而实验组间VEGF表达无差异性 (P =1 .0 0 ) .结论 :经肝动脉灌注As2 O3可减少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选择性破坏肝移植瘤组织血管 ,并存在一定剂量效应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男,39岁,1992年1月11日入院,住院号52964,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师。因畏寒、发热、全身肌肉酸痛24小时,伴昏厥一次,门诊血压测不出,以休克待查急诊入院。入院后患者出现胸痛、咳少量脓血痰。查体:T37℃、P130次/分、R26次/分、BP%KPa,急性病容,烦躁,呻吟,四肢厥冷,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轻度桶状胸,心界无扩大,心率130次/  相似文献   
3.
钟正明  郑明友 《重庆医学》2008,37(23):2752-2753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EST的运用越来越广泛.EST指经十二指肠镜切开胆管或胰管的末端部分,以利结石排(取)出的十二指肠镜下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HCC)在全世界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为HCC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HCC的管理策略尚未完全统一。特别近十年来,HCC的治疗方案已发展为以外科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除了肝切除和肝移植以外,消融治疗是另外一种根治性治疗方法,目前针对肿瘤直径3 cm且不能接受肝移植的肝癌患者,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针对不适合根治性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可联合消融治疗和化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诊断为晚期HCC或在其他治疗失败后进展到晚期HCC患者可以选择分子靶向治疗;细胞免疫治疗是HCC新型治疗方法,可以为进展性HCC患者带来有效的缓解率和生存获益。充分解析HCC各种治疗方法特点,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综合治疗HCC,以提高HCC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 (实验组 1)、生理盐水 +碘化油 (实验组 2 )、As2 O3 +碘化油 (实验组 3 )经肝动脉注射治疗兔肝移植瘤一次 ,As2 O3 (实验组 4)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 ,连续 7d。观察瘤旁肝细胞、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并行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 实验组 2、3肝细胞不同程度细胞体积增大、浊肿、甚至气球样变 ,实验组 4除肝细胞不同程度细胞体积增大、浊肿、气球样变外 ,还可见灶性坏死。实验组 3与实验组 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 ,与实验组 2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肝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 1、2、3、4肝细胞的线粒体比表面积逐渐缩小 ,差异具有显著性 ( P <0 0 5 ) ,同一实验组肝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与肿瘤细胞线粒体比表面积相比 ,同样具有差异性 (P <0 0 5 )。实验组 2、3、4肝功能指标中LDH、AST、ALT不同程度升高 ,实验组 2、3分别与实验组 1、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 3与实验组 2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兔肝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但程度轻于As2 O3 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对肝脏的毒副作用。预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验组 1(生理盐水 )、实验组 2 (碘化油 )、实验组 3(As2 O3 +碘化油 )经肝动脉注射治疗肝移植瘤一次 ,实验组 4 (As2 O3 )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 (连续 7天 )。观察肿瘤平均瘤重、平均瘤重抑制率、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 ,检测bcl 2 /bax基因表达和VEGF表达。结果 实验组平均瘤重分别为 16 .0 8± 2 .6 9g、3.4 4± 0 .84 g、1.5 2± 0 .2 6 g和4 .87± 0 .73g ,平均瘤重抑制率分别为 78.6 1%、90 .5 5 %和 6 9.71% ,实验组 3移植瘤瘤重低于其他实验组 (P <0 .0 5 )。实验组 3、4移植瘤组织bax基因表达显著上调、bcl 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P <0 .0 5 )、VEGF表达下调 (P <0 .0 5 ) ;电镜观察实验组 3、4均有典型的瘤细胞凋亡改变。结论 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兔Vx 2肝移植瘤有显著抑瘤作用 ,碘化油能增强As2 O3 对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胆内瘘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友  汪涛  黎光荣 《重庆医学》2002,31(2):116-117
目的 探讨胆内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3~ 1999年我科收治的胆内瘘 2 4例。结果 本组胆内瘘占同期胆石症手术治疗的 0 5 2 %。它们多由胆石症引起 ,消化性溃疡、胆囊癌、T管压迫为少见病因。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肝总管瘘最常见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次之 ,胆囊胃瘘最少见。术前确诊率为 12 5 0 %。经胆囊切除和 /或胆道探查、T管引流、修补瘘口等治疗 ,治愈 2 4例。结论 胆内瘘仍以手术确诊为主。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等病例术前行腹部X线检查可提高胆内瘘术前确诊率。手术解除病因、基本病变同时应解除胆道、胃肠道的并存疾病。术中胆道造影对胆内瘘者有意义。胆囊瓣是修补肝总管瘘理想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2例有胆道结石手术史需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FTS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血清前清蛋白(PA)、体重下降情况等营养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镇痛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排便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明显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大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第3天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FTS组术后第5天体重下降较对照组小(P<0.05).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TS联合腹腔镜再次胆道探查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病人康复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重庆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0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康复方式分为ERAS组(30例),对照组(30例),ERAS组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法管理。对比两组间病人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第1、3、5天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ERAS组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比50%)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5天,ERAS组IL-6和CRP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0.05±27.84)μg/L比(191.47±118.26)μg/L、(52.78±33.28)μg/L比(112.98±63.89)μg/L、(18.11±8.20)μg/L比(55.80±38.62)μg/L,以及(30.46±16.37)mg/L比(56.38±38.12)mg/L、(80.05±27.84)mg/L比(113.88±68.44)mg/L、(43.60±22.49)mg/L比(66.59±35.7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病人,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0.
残余胆囊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残余胆囊的诊治及预防。方法 残余胆囊切除4例,残余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0例,残余胆囊切除、肝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EST3例,EST后残余胆囊切除1例。结果 近远期疗效佳19例,欠佳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ERCP是诊断残余胆囊及并存病的最佳检查方法,无结石和胆囊管梗阻的残余胆囊并非一定需切除,重视每一例胆囊切除术、精细解剖、必要时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可以预防残余胆囊及残留结石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