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素提取及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干辣椒为原料,研究采用壳聚糖树脂吸附提取辣椒碱及其纯化的工艺.方法 :用NaOH溶液进行粗提取,提取液处理后用壳聚糖树脂柱吸附,用乙醇洗脱得到辣椒素溶液,重结晶得到淡黄色针状辣椒素晶体.采用香兰素-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辣椒素含量.结果 :从干辣椒中提取得到的辣椒素收率为0.38%,辣椒素晶体纯度为91.20%.结论 :采用该方法提取辣椒碱,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产率和纯度较高,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作为共同的病理学基础存在于一切慢性肝病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在所有肝纤维化病变的形成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肝纤维化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c,ECM)主要来源于HSC,它能在炎症、外界的物理化学因素、缺氧、肝损伤等刺激下分泌一些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壳寡聚糖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壳聚糖酶是酶法制备壳寡聚糖的专一性酶.本文综述了壳聚糖酶的研究概况,主要是壳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分离纯化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干辣椒为原料,用壳聚糖树脂吸附提取辣椒碱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1%NaOH粗提取,提取液脱脂后用壳聚糖树脂柱吸附,乙醇洗脱、重结晶得淡黄色针状辣椒素的晶体。采用香兰素-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辣椒素含量,用HPLC分析晶体中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的含量。结果辣椒素收率为0.38%,辣椒素晶体纯度为91.20%,其中辣椒碱为63.17%,二氢辣椒碱为26.75%。结论采用壳聚糖树脂吸附提取辣椒碱,方法简便,成本低廉,产率和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郑人源  张琴  卓强  蒋明德  梅浙川 《重庆医学》2014,(25):3307-3310
目的:研究 p38MAPK对乙醛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活性及 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影响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p38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干预乙醛刺激的大鼠HSC,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SABC法检测 c-myc蛋白表达。结果(1)乙醛刺激后的 HSC体积增大,增殖迅速,但随着加入 SB203580的药物浓度增大,细胞增殖变缓,体积变小,变形的细胞增多。(2)p38阻断剂 SB203580可抑制乙醛刺激的 HSC增殖,且高药物浓度组抑制效果更明显。(3)随着阻断剂浓度增高,G0及 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逐渐减少,同时 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减少。结论阻断 p38MAPK通路活性能抑制乙醛刺激的大鼠 HSC增殖,可能与下调 c-myc蛋白表达,阻止细胞由 G0/G1期进入 S期的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其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FMJS(EMCC)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从建库到2014年5月以来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查阅文献,不限制语种,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对照试验9个,包括694个患者,试验组353例,对照组341例,均为乙肝肝纤维化治疗研究。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组在提高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等方面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均P0.05),且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逆转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比较膀胱造瘘管与长期留置尿管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潴留中的优劣.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仅适于保守治疗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共165例,最终纳入147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措施,将患者随机分为膀胱造瘘组(n=73)与留置尿管组(n=74),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尿路感染、肉眼血尿、瘢痕出血、尿道狭窄、漏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膀胱造瘘组与留置尿管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造瘘组漏尿的发生率高于留置尿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膀胱造瘘相比,患者更易于接受留置尿管,对生活影响也更小,具有一定的优势,故前列腺增生并发尿潴留患者在无法耐受手术且仅适于保守治疗的情况下,首先建议长期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VC)对神经元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在细胞生活的不同时间(D1、D4、D7、D14)加入不同浓度的VC(0~800μmol/L)共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选取D7加入VC共培养的细胞作后续研究,观察VC对神经元细胞的突起数目、长度、胞体面积和长轴长度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D1加入VC,8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降低;D4或D14加入VC,4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提高,而800μmol/L处理组使细胞存活率降低;D7加入VC,200、400μmol/L组的MT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800μmol/L组的MTT值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观察发现,在D7加入VC,无论浓度如何,对细胞突起的数目无明显影响;而200、400、800μmol/L处理组能使突起长度、细胞胞体面积和长轴长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作两两比较,400μmol/L组高于其他组。结论在细胞生长的D7加入400μmol/L的VC,其对神经元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