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骨盆骨折模型,探寻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 材料与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清洁级,体质量180~240 g,月龄3~4个月,购于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骨盆骨折组(110只),勃起神经血管束切断组(5只)及正常组(5只).骨盆骨折组采用外力击伤骨盆(查体扪及骨折断端或耻骨联合分离,手术证实骨盆骨折),24 h后断颈处死并剪开腹壁,10%甲醛浸泡.1周后行解削观察勃起神经血管束、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下尿路损伤情况,并取神经血管束、坐骨海绵体肌行病理切片.神经血管束切断组10%水合氯醛腹腔内麻醉,切开耻骨联合下方,分离阴茎根部的勃起神经血管束,切断后缝合切口,24 h后断颈处死,取神经血管束两断端行病理切片,作为骨盆骨折组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球海绵体肌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在勃起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生殖期雄性大白鼠30只,随机分为切除球海绵体肌组(20只),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5只),非手术组(5只)。手术后1周选用育龄期雌性大白鼠30只,随机与上述三组一一配对饲养,观察2月,了解三组配对雌鼠受孕情况。结果切除球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4只,雌鼠17只受孕,受孕率89.6%。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雄鼠死亡1只,雌鼠5只均未受孕,受孕率0。非手术组5只雌鼠均受孕,受孕率100%。切除球海绵体肌组与切断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组雌鼠受孕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与非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雄鼠球海绵体肌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及不育,球海绵体肌在勃起机制中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后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后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仅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术中损伤腹膜3例,术后输血1例,无肠道、腔静脉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示肾上腺皮质腺瘤15例,嗜铬细胞瘤11例,肾上腺囊肿5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术后28例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影像学检查20例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技术成熟,是治疗肾上腺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茎脚交叉损伤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用生殖期雄性Wistar大鼠135只,采用抓阄法随机分为阴茎脚交叉切断组(n=25)、阴茎脚交叉切断+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n=25)、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n=25)、双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n=25)、假手术组(n=25)及正常组(n=10)。选用育龄期未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与上述各组一一配对饲养,分别观察2个月,了解各组雌鼠受孕情况,并通过雌鼠受孕情况间接推断其配对雄鼠勃起功能障碍。结果阴茎脚交叉切断组雄鼠死亡3只,有效配对雌鼠22只,均受孕,受孕率100%;阴茎脚交叉切断+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雄鼠死亡2只,有效配对雌鼠23只,均未受孕,受孕率0%;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雄鼠死亡4只,有效配对雌鼠22只,21只受孕,受孕率95.5%;双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雄鼠死亡3只,有效配对雌鼠24只,均未受孕,受孕率0%;假手术组雄鼠死亡2只,有效配对雌鼠23只,均受孕,受孕率100%;正常组无死亡,配对雌鼠10只,均受孕,受孕率100%。正常组、假手术组、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及阴茎脚交叉切断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茎脚交叉切断组与阴茎脚交叉切断+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及双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茎脚交叉切断+单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与双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切断阴茎脚交叉不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阴茎脚交叉切断+一侧坐骨海绵体肌切断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阴茎脚交叉解剖学命名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出阴茎脚交叉解剖学命名,初步探讨其在阴茎勃起中的作用. 方法 15具成人尸体阴茎标本.解剖阴茎脚之间的组织,观察进出阴茎海绵体的神经、血管与阴茎脚之间组织的关系. 结果 阴茎脚之间存在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的部分肌纤维,以肌和肌腿抵止于阴茎脚下面和外侧面阴茎海绵体白膜.外侧肌纤维较长,部分肌束抵达阴茎海绵体背面并与对侧同名肌的肌束相互交织,被结缔组织包绕.进出阴茎海绵体的神经、血管穿过上述组织. 结论 阴茎脚之间存在阴茎脚交叉.阴茎脚交叉是指双侧坐骨海绵体肌的部分肌束抵达阴茎脚,在阴茎海绵体背面与对侧同名肌的肌束相互交织,被结缔组织包绕.进出阴茎海绵体的神经、血管穿过阴茎脚交叉.双侧坐骨海绵体肌可能是通过阴茎脚交叉的内在联系,统一调控阴茎海绵体血液回流,维持阴茎勃起.  相似文献   
6.
膀胱癌是泌尿系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我科于2004年4月对1例胱癌患者实行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该手术在保留膀胱容量的同时,保留了尿道外括约肌和正常的排尿途径,避免了尿流改道所致的并发症和生活不便.从患者术后的恢复来看,疗效满意,现将有关治疗和护理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组合切断雄鼠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及坐骨海绵体肌对勃起功能障碍(ED)的影响.方法 根据切断方式不同,将285只生殖期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单侧切断A1~A7组(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坐骨海绵体肌;勃起神经和血管;神经和坐骨海绵体肌;勃起血管和坐骨海绵体肌;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和坐骨海绵体肌);双侧切断B1~B3组(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坐骨海绵体肌);一侧勃起神经和对侧勃起血管组(C1组);一侧勃起神经和对侧坐骨海绵体肌组(C2组);一侧勃起血管和对侧坐骨海绵体肌组(C3组);假手术组(D组),以上各组20只,健康对照组(E组,n=5).育龄期未孕雌鼠285只,随机与上述各组一一配对饲养.观察配对雌鼠受孕情况(3个月).结果 A1~A4组死亡分别为4、2、3和2只,配对雌鼠受孕率100%;A5~A7组死亡分别为4、5和4只,配对雌鼠受孕率分别为88.9%、83.3%和94.1%;B1~B3、C1~C3组死亡分别为3、2、3、2、5和5只,配对雌鼠均未受孕;D组死亡2只,配对雌鼠受孕率100%;E组无死亡,配对雌鼠受孕率100%.结论 不同组合切断雄鼠同侧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坐骨海绵体肌均不会导致永久性ED,不同组合切断雄鼠双侧勃起神经、勃起血管、坐骨海绵体肌均导致永久性ED.  相似文献   
8.
陈宗平  邱兆雨  杨丽  梁国标  赵法亮  苗向阳  张发明  简毓  罗旭  吴涛 《重庆医学》2012,41(34):3612-3613,3616
目的探讨糜蛋白酶改善精液不液化及性生活时阴道内使用的方法及恢复生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精液不液化致不育的门诊患者76例,3~7d后重新检查其精液,并在其内加入糜蛋白酶4 000U,通过精液质量分析,了解其对精液不液化的改善情况。并将糜蛋白酶能改善精液的患者,采用糜蛋白酶4 000U用生理盐水3mL稀释后,于夫妻性生活过程中自行阴道内注射,了解受孕情况。另选用精液质量正常的健康志愿者15例及液化正常的异常精液志愿者17例,同样在3~7d后重新检查其精液,并在其内加入糜蛋白酶4 000U,通过精液质量分析,了解糜蛋白酶对正常精液及液化正常的异常精液有无影响。结果 76例患者加入糜蛋白酶后30min内精液完全液化,并能改善精子的活率与活力。76例患者均采用糜蛋白酶于夫妻性生活过程中自行阴道内注射治疗,其配偶受孕37例,受孕率48.7%;未受孕7例,未受孕率9.2%;24例因夫妻双方嫌操作麻烦,试用1~4次后放弃,放弃率31.6%;8例失访,失访率10.5%。糜蛋白酶对正常精液及液化正常的异常精液无明显影响。结论糜蛋白酶能有效改善精液不液化和精子的活率与活力。通过夫妻性生活过程中自行注射糜蛋白酶可恢复生育,但阴道内用药方式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