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846年10月16日,美国牙科医生Morton首次给病人实施乙醚麻醉,开创了全身麻醉的新纪元(图)。在纪念吸入麻醉160周年之际,我们一方面怀念老一代麻醉学家的艰苦创业,另一方面也立志为未来麻醉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如今麻醉已跨入新时代,麻醉学已由临床麻醉发展成为危重医学和疼痛治疗等综合性的学科,建立起老中青结合,庞大的临床、教学和科研队伍,并提出了构建“无痛医院”的奋斗目标。现就当前全麻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胸内手术多需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是单肺通气的首选。在没有纤维支气管镜(FOB)时,DLT的准确定位较困难、且费时。作者借助灯杖和胸部X片确定双腔管位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定位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ASAⅠ~Ⅱ级使用左侧DLT(L  相似文献   
3.
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体外循环(CPB)中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5~30kg蒙古犬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D-1过滤组(LD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白细胞滤器LD-1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开始2min后打开滤器,过滤5min。分别于CPB前、CPB10min、40min、75min、停CPB和CPB后2h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数量、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并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在CPB中各时间点LD组WBC数量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后显著降低,而LD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停CPB及CPB后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在CPB后各时间点LD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停CPB和CPB后2h,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所需的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LD组(P<0.05);CPB后两组血浆FHB浓度均升高(P<0.01),但LD组在CPB40min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CPB中能有效去除白细胞,保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对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心脏手术后用血管扩张药可降低前、后负荷,可使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和冠状血流增加。硝酸甘油(NTG)无毒性且排除迅速(消除半衰期1.4~2分钟),故常用。但舌下或静注后PaO_2往往下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NTG引起自身调控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作者为了判定PEEP能否逆转NTG这方面的不利影响,选择了1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2~4小时病人进行研究。这组病人均在安定250~500μg/kg和芬太尼75~100μg/kg麻醉下手术,在体外循环前后用纯氧通气,术中均连续点滴NTG0.5~3.0μg/kg/min,术后则将剂量调整至1μg/kg/min。术后入ICU继续吸60%氧,机械通气保持PaCO_2在正常范围内。术后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足母)趾温度>>33℃,尿量充足和外周灌注良好,再测定各基础值(CO,MAP,CVP,MPAP和PCWP等),并计算肺血管阻力(PVR)和全身血管阻力(SVR);测定  相似文献   
5.
门诊手术麻醉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门诊手术能缩短病人与家庭的分离时间 ,减少住院接触性感染和并发症 ,病人不必考虑住院床位 ,可灵活选择手术时间 ,并可最大效率地使用手术室和恢复室。与住院病人相比 ,门诊手术化验检查少 ,术后用药少 ,收费低。目前 ,北美门诊手术已达择期手术的 70 %。门诊手术麻醉已形成一个亚麻醉专业 ,并确定为毕业后正规培训科目之一[1] 。麻醉前准备 术前选用短效苯二氮类和抗交感类药(β 受体阻断药、α2 受体激动药 ) ,可提供满意的镇静、遗忘、抗焦虑 ,不会延迟恢复时间。有报道 ,术前静注咪唑安定 1~ 3mg或地西泮乳剂 2 5~ 7 5mg可…  相似文献   
6.
ICU,CCU紧急气管内插管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紧急气管内插管指ICU、CCU、急症室、心血管造影室以及病房内的急症插管或术后二次插管。其原因有心跳骤停、呼吸道梗阻、痰多不易咳出、导管脱出、麻醉药过量、肺水肿、气胸、肺不张、心包填塞、人工瓣膜失灵、大咯血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其特点是病情紧急,有时发生于夜间,且远离手术室,床旁插管条件差,气管内插管要求稳、准、快。麻醉科值班医师接到呼叫电话后,应简单问明病人紧急插管的原因、年龄及地点,即带着急救插管盘  相似文献   
7.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Pulse Oximetry)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在国外已成为手术窒和ICU 常规监测的重要手段,在国内也正在逐步普及。本文综述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以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8.
9.
血液是人类的一种天然资源(红色资源),它与水资源一样面临短缺和污染的危险,而且同种异体输血可能发生副作用和并发症,包括血液传播疾病。血液保护就是保护血液,防止其丢失、破坏和传染,并且有计划和科学地用好这一资源。在英国大辞典中“conservation”主要是保存的意思,但译作“血液保护”难以表达其涵义,故译作血液保护,并与心肌保存、脑保护、肺保护和肾保护并列,形成五大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下血浆儿茶酚胺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过程中血浆儿茶酚胺的变化以及不同年龄及麻醉方法对其影响,测定了两组用不同麻醉方案的患者血浆儿茶酚胺。结果表明,体外循环过程中,血浆儿茶酚胺呈进行性升高。年龄之间差别不显著,药物之间以芬太尼复合吗啡麻醉组在不同时期的血浆儿茶酚胺显著高于芬太尼麻醉组。血浆儿茶酚胺与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