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换21例患者发生发展及救治。方法21例患者头CT检查确诊,常规治疗。治疗效果标准,以治疗一月为期限,意识清醒为显效,意识嗜睡为有效,意识中至重度昏迷甚至死亡,为无效。结果治疗显效者14例,占66.7%,有效4例,占19.1%,无效3例,占14.3%。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换病情重,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对人民健康生活危害大,家庭经济及社会经济造成极大负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血管内皮功能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与高血压的发生关系密切,它们一起参与高血压的病理过程.本文测定了高血压患者的血浆NO及ET含量,旨在探讨其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实验旨在通过临床观察测定急性心肌梗死 ( AMI)、冠心病心绞痛 ( AP)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 ( Fib)含量及血液粘度的改变 ,探讨它们与冠心病血栓形成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对象  AMI组 :选自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12月入住解放军八一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 ,具有典型胸痛 ,经心电图、酶学等检查确认的 AMI患者 2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7.4± 10 .6)岁。 AP组 :因心绞痛入院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2 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4 .3± 8.6)岁。对照组 :选自无缺血性心脏病史 ,无心血管…  相似文献   
4.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子宫收缩规则,间隔5—6min持续30s以上,伴有宫颈管消退≥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出生体重为1000-2499g。先兆早产是指有不规则宫缩或伴有破膜及血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人早孕滋养细胞株(HPT-8)的系统鉴定方法。方法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的方法对体外培养出的HPT-8进行系统鉴定评价。结果 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胞质丰富;内质网扩张明显,细胞间紧密的桥粒样结构连接;检测细胞胞浆中角蛋白18和波形蛋白均为阳性,细胞胞浆中角蛋白7为阳性,细胞膜上移动相关蛋白为阳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滋养细胞趋化因子和胎盘碱性磷酸酶结果均阳性,而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和胎盘催乳素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通过多种方法对HPT-8进行形态、超微结构、蛋白骨架和功能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较全面的确定体外传至72代的细胞株HPT-8为具有部分内分泌功能的滋养细胞株,为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建立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人群BMI与总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山西省调查人群为基线建立队列,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逝者进行死因回顾调查。2002年基线信息完整的≥ 18岁研究对象7 007人,随访到5 360人,随访率为76.5%。将研究对象按BMI分为8组,计算死亡率,以死亡率最低组作为参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全人群、分性别、年龄(≥ 60岁、<60岁)的各组死亡风险比(HR)及95% CI,模型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随访67 129人年,平均随访12.5年,死亡615人,队列总死亡率为916/10万人年。BMI为26.0~27.9 kg/m2组死亡率最低,以该组为参照组,多因素调整后,BMI<18.5、18.5~19.9、22.0~23.9和≥ 30.0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分别为1.90(1.26~2.86)、1.68(1.15~2.45)、1.49(1.08~2.06)和1.72(1.07~2.76)。对于≥ 60岁老年人,BMI<18.5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 CI)为1.94(1.20~3.15)。结论 BMI ≤ 19.9、22.0~23.9及≥ 30.0 kg/m2均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除关注肥胖外,低体重营养不良造成的老年人高死亡风险应特别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行腹腔镜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结合3D打印模型为患者介绍疾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重视患者体位与活动、加强患者疼痛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强调术后随访的护理干预。结果:6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并发症,血尿、蛋白尿逐渐消失,血管外支架位置良好,左肾静脉血流通畅。结论:对腹腔镜下3D打印血管外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顺铂或奈达铂与紫醇联合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2月在宁强县天津医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160例,按照使用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顺铂组和奈达铂组。顺铂组采取TP化疗方案,奈达铂组采取TN化疗方案,对比两组的疗效、化疗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 顺铂组的有效率为79.26%,与奈达铂组的82.05%相比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顺铂组(P<0.05),但两组间Ⅲ~Ⅳ级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奈达铂组Ⅰ~Ⅳ级和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顺铂组(P<0.05);奈达铂组的治疗费用与顺铂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顺铂或奈达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于宫颈癌辅助化疗的疗效相似,奈达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比顺铂更低,骨髓抑制尽管增加但仍可控,采用奈达铂化疗较顺铂缩短了住院时间,且住院费用并无明显增加,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国内外均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如PBL~([1])、MOOC~([2])、翻转课堂~([3-4])等。其中,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新模式,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但是大多数翻转课堂教学采取的仍然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即学生成绩仍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没有在翻转课堂及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给予学生成绩上的反馈,一定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趋化因子CXCL14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 2)表达。方法 选取 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陕西省宁强县天津医院收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78例,均手术留取其肿瘤组 织(卵巢癌组),另外选取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30例份(交界性肿瘤组),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0例份(良 性肿瘤组),其中畸胎瘤7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纤维瘤4例。采用免疫组化SP 法 检测三组CXCL14、MMP 2表达,分析卵巢癌CXCL14、MMP 2 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CX CL14、MMP 2之间的关系。结果 卵巢癌组CXCL14阳性表达率均低于交界性肿瘤组及良性肿瘤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8.146、32.388,犘<0.05),MMP 2 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交界性肿瘤组及良性肿瘤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524、9.568,犘<0.05)。卵巢癌组织CXCL14表达与肿瘤TNM 分期、淋 巴结转移及腹水有关(χ 2=5.435、4.780、4.967,犘<0.05),MMP 2 表达与卵巢癌分化程度、TNM 分 期、淋巴结转移及腹水均有关(χ 2=8.969、22.772、19.855、18.332,犘<0.05)。卵巢癌组织CXCL14、 MMP 2表达呈负相关(狉=-0.438,犘<0.05)。结论 卵巢癌组织趋化因子CXCL14低表达、MMP 2高 表达,二者的表达变化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卵巢癌;趋化因子CXCL14;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10 0757 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